01
这两天,有这样两位老师接连上了热搜。
一名是山东日照五莲二中的杨老师,她因为学生逃课,用课本抽打学生,被学生投诉,最终
除学校给予处分外,该县教体局通报:扣发绩效工资,责成学校不再聘用,还被纳入信用黑名单。
另一名是陕西省商洛市商丹高新学校的王老师,他因为辱骂学生,被记过,并吊销了教师资格证。
一时间,围绕这两个老师的热议不断。
学生逃课该不该处罚?
体罚的边界在哪?
老师该不该辱骂学生?
语言批评孩子的边界又在哪里?
有人为老师鸣不平说,如果负责任的老师是这种下场,你还敢负责任吗?
有人说,学生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学校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和学校对抗,是教育的悲哀。
还有人说,这是爱孩子的表现,正是因为把学生当成了自家孩子来爱,才刺激一下他。
其实,在我看来,老师管教学生没有错。但,老师的行为却有点越界,即没有把握住"戒尺"的尺度。
五莲二中的老师,体罚了学生,才导致被开除,被处分;商丹高新学校的王老师是因为对学生进行的言语攻击、人身侮辱受到的处分。
教育,既是育人,也是育己。
老师也不例外。
如果把握不住尺度,便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02
来自商丹高新学校的婷婷,是王老师的学生,她在半个月时间,偷偷录下了老师辱骂她的100多条语音,时长超过20小时。
此前,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她在课堂上忍受着老师谩骂。
"你咋不觉得你贱呢?你不贱你跑到这干啥来了?"
"你一天跑到学校死来了?"
"你咋老是这分数?怕是种的事。"
"你相当于一个死人在教室坐着呢?"
更可怕的是,老师还引导学生孤立她。自入学以来,婷婷没有交过一个朋友,因为谁和她交往,老师都会说不要理会那个"二货",说是谁和她在一起,也会被传染成二货。
过分的是,老师还在课堂上公开诱导学生,对她人身侮辱:"咱班同学谁贱?谁贱?"
全班同学一致喊出了婷婷的名字。
4月份,婷婷就此事和家长反映过,尽管家长不太相信,但还是找了学校,但事情并没有得到有效制止。
忍无可忍的婷婷,在6月份的时候告诉奶奶,你们要是不信,我录音给你们听。
婷婷奶奶说,听到王老师骂孙女的那些话,她整个人都颤抖不已,手都麻了。
正如婷婷自己说的那样,"我就是学习差了点,但你也不能天天辱骂我,伤我自尊。"
看过一篇爆文《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说的是,这届老师可能是史上最憋屈的一届老师,只能战战兢兢地教书,却不能有理有据的育人。
因为老师惩罚学生,动不动就被处分,甚至丢饭碗,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敢管学生。
久而久之,老师只能委曲求全,成了跪着教书育人的先生。
孩子必须管教,必须惩戒,犯了错,就要付出代价。
这是人人都知的公理。
但任何管教都有边界,任何惩戒都有上限,否则,惩戒一旦失衡,便如脱缰的野马,教育也便不再是教育,而变成了老师霸凌学生。
跪着的老师,教育不出站着的学生。
同理,如果让学生跪着受教,他们依旧站不起来。
教育从来不是放纵,但教育也不是无底线的惩罚。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老师对学生有管控权,但却不能滥用管控权。
惩罚若失了分寸,便是整个教育的悲哀。
有底线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惩戒权,是一种诱惑,同时也是一个坑。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尊师重道的国家,我们的教育还到不了"老师和学生水火不容"的地步。
好的教学环境,需要老师、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及社会多方来共同维护。
正如《半月谈评论》中说的那样,让教师"敢"举"戒尺",仍须达成更多"共识"。
评论中说:
近年来,快乐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教育惩戒的必要性出现了较大分歧。虽然惩戒符合心理学、教育学规律,但不科学、不规范的惩戒,确实让惩戒权出现被滥用的风险。
毋庸讳言,近些年教师滥用惩戒权导致惩戒过度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少教师缺乏正确的惩戒观念和惩戒素养,这既不利于教师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也不利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惩戒"相关的新闻之所以容易在舆论中引发热议争论,也是因为人们习惯将之与"体罚"画上等号。
事实上,适度的、必要的惩戒既关系师道尊严,更有利于学生成长,这是家校合作必须达成的共识。教师的惩戒除了要有法律和文件"撑腰",更离不开家长、学校、社会多方支持,健康的师生关系才能因此建立。
教师究竟如何把握惩戒尺度?明确教师"惩戒"权,亟待推出更具操作性的细则作"后盾"。
应该把惩戒权还给教师的理念虽然深入人心,但由于缺乏更为具体的操作细则,惩戒的范围和尺度并不明确,执行起来有难度。
特别是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体罚"和"惩戒"的边界又十分模糊。
怎么避免教育惩戒权的滥用,并体现教育的温度和人性化?如何畅通救济渠道,健全监督机制?
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教育部门推出实施细则予以解答。
教育本是一件有尊严的事情,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们应该有尊严、体面的站着讲课,受教育的孩子们,也应该有尊严的坐着听课。
跪着的教育,跪着的老师,跪着的学生,都是我们所不需要的。
玉不雕不成器,子不教不成才。
我们期待,每个老师都可以用好手中的戒尺,在规则之内有尊严的管教孩子。我们也希望,每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都能被老师一视同仁,有尊严地学习知识。
只有教育朝着良性发展,才能真正教育出有规则、有责任的学生。
我是语不惜,关于老师体罚学生,言语侮辱学生,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