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的成本,这是一个最近几年持续火爆的话题。一方面现代孩子的教育方式跟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完全不同,7、80年代散养式的教育现在完全不适用了,每个家长都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摸爬滚打的探索。另外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快速增长,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也是导致教育支出快速增加的原因。
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苦恼,奋斗的所有动力,未来的全部希望,似乎都可以汇集到一句话:“都是为了孩子”。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加拿大养孩子成本,或许从中你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感受加拿大的教育。
收入
在说花费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孩子“能挣多少钱”?
什么,孩子也有收入?是的,在加拿大养孩子有可能是赚钱的。
只要是加拿大的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孩子从出生到17岁都会有现金福利,Children and family benfits,俗称“牛奶金”。不是食品券,不是打折优惠,是现金,现金,现金。
欧洲的大多数福利国家也是有差不多的牛奶金福利,美国也有类似的“牛奶券、食品券”,不过在加拿大孩子能领到的牛奶金现金在西方国家中是属于比较高的。
2019年的最新政策,6岁以下孩子的牛奶金全年最高可以领到6639加元 ,按照汇率5来计算,人民币33000元左右。6-17岁的孩子每年可以领到5602加元,人民币28000元。但想要领到最高额,家庭的年收入需要在31120加元以下。
公平起见,我们不按照最高限额算,因为真正想在加拿大生活下去,年收入3万加元还是很紧张的。我们按照家庭年报税收入5万加元来算(刨去各种减免税一个新移民家庭5万加元的收入还是相对合理的),一个6岁的孩子每年可以领到4571加元。这是按照BC省的标准来算,省里还会有少许补助,各个省份略有不同,但相差不大。
另外,加拿大联邦还有一种RESP教育基金的补助,一个家庭每年给孩子存2500加元作为上大学的教育基金,政府还会再补贴500。在孩子上大学时,可以连本带补贴一起支取。
所以,一个中等收入的新移民家庭,一名6岁的孩子可以每年收入4571+500=5071加元。
学校支出
在加拿大上公立学校,几乎不用掏一分钱。
中午吃饭一般都是带饭,孩子们吃的也简单,所以也不用额外花钱。
当然每年可能还会有一些外出郊游、额外的实验手工买些材料、文具费用。每年100加元基本够了。
如果是私校的话,学费加上基本的捐款,每年1到3万不等,上不封顶。这里我们按照公立教育计算,暂时不计算私校的学费成本。
服装支出
加拿大孩子的穿戴向来是花钱很少的,衣服干净舒服就行了,还是要靠脸吃饭,哦不,靠本事吃饭......加拿大小孩在穿上也特别随便,爸妈都随便,孩子就更随便了。
衣服基本是GAP, Old Navy相对便宜些的,有时买挫堆儿打折的衣服。
鞋子遇到打折的时候,60加元两双。
每年冬天还要购置一身防水棉服,60加元左右,两件毛衣40加元左右。
平均下来,每年在服装上花费200加元。
礼物、玩具支出
加拿大社会风气“每况愈下”,送礼之风盛行!小朋友每年大概要参加8场以上的生日party,要送生日礼物,每个礼物平均30加元。参加了这么多party,送出了那么多可人的礼物,孩子们对于自己的生日party也极为关注,往往提前几个月就开始策划。毕竟生日Party太开心了,还能收到那么多礼物。
圣诞节也是一个送礼的节日,圣诞期间各种聚会,大人们总要给周围熟悉的孩子礼物。孩子们彼此收到礼物都开心极了,可怜大人们提前好久就要开始准备。
另外,万圣节服装也是一定要有的,万圣节那天孩子们会穿上各种cosplay的衣服去学校搞怪,天黑之后再每家去要糖。
所以在加拿大养孩子,玩具上的花费还是不少的,保守估计每年要500加元左右。
医疗支出
孩子在加拿大基本没生过病,偶尔有点感冒发烧扛一下就过去了,即使去看家庭医生或者医院急诊也是不花钱的。每年政府会支付一次眼科检查的费用,学校会安排牙科检查。
西方世界的牙医都特别贵,而且都不在医保范围,随随便便一次牙科治疗都可能花费上千加元。所以我们也非常注意孩子的牙齿健康,索性目前还没有出现问题,在医疗上也基本没有任何支出。
户外运动支出
加拿大到处都是儿童乐园,海洋湖泊,高山森林,户外的游玩几乎用不到花钱。各种运动场、田径场、网球场、滑板公园、自行车公园也都是公共设施,全免费。每当看到这些环境优美、维护极好的公共运动设施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纳税的钱是花到哪了,心里也很平衡。
游泳和滑冰也是孩子们最常见的运动,这两项室内运动是要花钱的,不过在社区中心游泳或滑冰一次只要3-5加元。每个月50加元足够了。
文娱活动支出
加拿大有数不清的给孩子准备的免费活动,图书馆、社区、学校、各种社会组织,逢年过节,孩子的活动都参加不过来。即使是日常,只要你关注,孩子的免费活动也能找到很多。像读书会、科普展、嘉年华等等,这类活动大多是政府或社会组织资助的公益性质,不光免费,有的还是连吃带拿。
孩子一般每年会去几次科技馆、海洋馆、还有游乐园,乐高展、音乐剧、看电影等等,门票支出200加元左右。
书本支出
小学教育基本没有教材,都是老师们每天打印的材料,也不需要家长额外购买。中学和大学阶段的教材费用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中学学习AP、IB的孩子,教材动辄上百加元一本,如果能买到二手书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书在北美社会都是比较贵的,一本绘本要十几加元,精致一点的儿童读物都要几十加元。但课外书方面有太多可以利用的免费资源,孩子班级里有书库,学校里有图书馆,每周都可以借书回家。社区有中等规模的图书馆,其中一半都是童书,一个人可以借20本,一家3口就是60本书,全部免费;城市级别的图书馆就更大了,儿童读物会占据一整层。在大温哥华地区,城市级别的读书馆就有7、8个,社区图书馆几十个。另外各种社会组织的免费读书俱乐部,故事会也不少。所以在加拿大,绝对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读不到书。
在书本和软件上的支出是350加元。
课外教育支出
这部分支出恐怕是在加拿大养孩子的最大一笔费用,每个家庭的差别也非常大。
课外教育支出中,花费最高的就是艺术和体育了。在加拿大一对一的乐器课程,课时费从30-120加元不等。
体育私教也基本处于这个水平,课时费是100加元,算是中等。其他流行的个人体育项目,比如滑雪、网球、羽毛球、击剑的私教费用也差不多。团体项目如足球、冰球、棒球、橄榄球等,在初期入门阶段费用还是比较低的,后期加入俱乐部打青少年比赛阶段费用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我们以一门音乐、一门体育来计算,都是高级老师,每周上一次课,每周的支出是200加元。
除了上课,音乐和体育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乐器需要租琴或者买琴,体育需要下场训练,这些也需要费用。以高尔夫球初学者为例,每周driving range和下场的费用大概需要50加元。
另外,孩子还会参加一些社区中心的游泳班、滑冰班,或者其他的美术班、合唱团、编程班,国际象棋班等等,这些主要是为了孩子多种兴趣的培养,都是大班教学;学术方面华人参加的多的是汉语班、英语写作班、数学班等等。按三个班计算,每节课的费用大概30加元,每周的支出100加元。
另外,每年的暑假,加拿大的家长大多会给孩子报名夏令营,体育主题的、艺术主题的、手工主题的,还有各大学举办的各种夏令营。在里面孩子们会学到学校之外的很多知识,结实更多的朋友。这类夏令营一般都不便宜,一个月大概需要800加元左右。
回到孩子的花销,一门音乐、一门体育外加训练、三门其他兴趣班,再加上一期夏令营,每周的费用350加元,每月1400加元,全年17600加元。
这笔费用还未计算装备的费用,乐器、运动器材、服装等等。并且孩子在步入半专业阶段后,费用还会成指数级增加。
课外教育支出在所有孩子的支出中是最高的,每年1.7万加元的费用在加拿大华人中仅仅是一个相对中等的水平。在教育上,加拿大华人绝对是最重视的群体。
不可预计支出
根据生活经验,实际花销永远是比账面数字要多的。客观起见,我们再打出每年1000加元的额外费用
最后我们来计算一下总的花费
学校支出 100加元
服装支出 200加元
礼物支出 500加元
医疗支出 0加元
户外玩耍支出 50加元
文娱支出 200加元
书本支出 350加元
课外教育支出 17600加元
不可预计支出 1000加元
支出共计:20000加元
收入共计:5071加元
净支付=14929加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加拿大小学孩子的中等水平支出,每年大概1.5万加元,也就是7万多人民币。
当然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在这样的开支情况下,孩子一年的生活是极为丰富多彩的,他时刻都会保持忙碌,在各种学习、玩耍、探索中成长。
在加拿大养孩子基础层面花钱很少,吃喝拉撒玩、学校教育都用不了多少,社会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