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姥姥的葬礼就在今天,攒着的难过好像一下子忍不住了,却连偷偷哭一场的勇气都没有,她死的并不体面,明明正该是怡享天乐的年纪,却因为很小很小的一件事,寻了短见……
生命是脆弱的吧,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也远没有立场去论这一件事的对错,可是啊,可是啊,被遗憾包裹的时候,还是发现在很多个瞬间里,只要多一点关心,多一点陪伴,是不是就能更早发现,是不是那一切就能避免。
活着才能感受到的一切,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明明这世间的风景是看不够的,明明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天,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对话,不一样的记忆。
怎么就留不住呢?唯一能在这世界上留下的痕迹,也不过这区区数载记忆而已,人们说每个人一辈子会有三次死亡,生物意义上的死亡,是你的心脏不再跳动,你的胸口不再呼吸,在者是社会宣布你死亡,亲朋好友来参加你的葬礼,和你做最后的告别,而终极死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把你遗忘。
所以记忆,是多重要的东西啊。
可是舅姥姥,你的离开还让你陷入了那些流言蜚语,这不好,一点儿都不好。
嚼舌根的长舌妇们会尽情讨论这本就与她们无关的事儿,会有一百个版本故事关于你的离开,猜测也好,质疑也罢,甚至连带着活着的人,都会在懊悔中日复一日的煎熬。
外婆自从听到这个消息,就很不对劲了,她什么都不说,却努力表现出什么事儿都没有的样子,可那只是更让我心疼。
年纪越来越大,看着的是曾经自己的亲人,挚友,一个个离自己远去,明明应该很难过的,更何况那个人是她的亲妹妹呢。
可她为什么,都没有哭呢?
我不知该怎么安慰,又或者她只是希望我装作不知道,不知道她的难过,不知道她小心翼翼的伪装,可此刻的我深深切切感受着的,就是她仿佛一碰就倒的脆弱。
我想,外婆或许只是害怕了,谁能不害怕死亡呢?
外婆嘴里碎碎念,“她年纪可比我小一大截,怎就走了这极端,她性格很好的,一直没这么要强的,她儿媳妇马上生了,她正是享福的时候,她有什么想不开的……”
我不知那些话语里有多少成分,我其实对舅姥姥的印象并没有那么深刻,脑子里更多的时候,都搜索不到只言片段,可人们是会在突然一瞬间就觉得自己活不下去的吗?是真的可以没有任何留恋就离开了吗?
在《我不是药神》里,那个罹患慢粒白血病的老奶奶曾对警察说,她病了三年,四万块钱的正版药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她吃垮了,她知道她们每个生病的人都得等死,但她不想死,她想活着,活着才能继续看一看,在这些话里让我看到的,是一个灵魂对生的渴望。
我以为生命,本该宝贵,本该被放在心尖儿好好珍惜。
一辈子白驹过隙,一眨眼已然走过半生,我们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更显得每一天都弥足珍贵,从一个个眉清目秀的模样,到慢慢长满皱纹,再到头发花白的模样,那就是属于每个人一辈子的完整。
在《向往的生活》里有一次来了一群活力满满的年轻人,黄老师问他们,四十岁以后想做什么?他们大抵都说了些和现在正从事的行业有关的事情,演一辈子戏,唱一辈子歌,可问到李子璇的时候,她却一下子愣住了,她甚至没有去想过,她说她以为四十岁就该是个尽头。
曾和发小聊天,她也和我表达过一个类似的观点,她以为她的人生节点就该是四十岁,因为她会接受不了关于自己衰老的过程,年轻人大抵都可以如此大言不惭吧,以为一辈子很简单,可很多东西,不就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吗?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有的宿命。
《极限挑战》里,也有一期,桥的节点,是每个人选择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年纪大的哥哥们说了最长,最小的艺兴却说了最短。
是啊,只有年纪越来越大了,才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才觉得给家人的陪伴怎么都嫌少。
可惜这一切都只是我以为,只是我以为生命应该有的样子,却又让我更加不懂,不懂舅姥姥的离开……
每个人都有对生死的定义,但不论曾经历过多少悲欢离合,依然是一次又一次无能为力。
我知道外婆以为我睡着了,就好像偷偷的哭了,看吧,怎么会不难过呢?
所以是这样的吧,每个人或许都是不懂的,不懂他人的轻言放弃,也不懂自己的苦苦坚持,也或许每个人都有过无数次曾想要放弃的理由,放弃很简单,坚持下来也很简单,能因为那点理由而去战胜所有绝望而留下来的人,我很感恩。
而舅姥姥啊,如果我早点有机会和你多说说话,就一定会知道你是对这个世界失望了,还是对家人失望,又或者只是对自己失望。
人们总说轮回一世,只有做人是最不容易的,一辈子摸爬滚打才好不容易有一个像样点儿的人生,要吃好多苦,才能活到老,活到一辈子的尽头。
可在选择死亡的那一瞬间,每个人大概都有想过该在自己的葬礼上说些什么。
《滚蛋吧肿瘤君》里,熊顿在自己的葬礼上提前录了一段视频,她乐观的模样,曾让很多人动容,我想,如果每个人能给那个不小心没走到尽头的自己说一说,就这么讲一讲吧。
这一辈子没尽心尽意,留下的诸多遗憾里,就下辈子再好好弥补吧,这辈子没对自己足够好,下辈子别再这般傻气了,这辈子的难过,下辈子要用开心代替,这辈子没扛住,下辈子一定不逃跑……
希望天堂很美,希望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