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治疗的基本原则
1 便秘治疗的目标是解除粪便嵌顿,避免粪便再次嵌塞,保持无痛性排便。
解除粪便嵌顿就要进行直肠给药或口服给药,以达到通便目的;而避免再次嵌顿需要做基础治疗联合各种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并长期持续随访以保证远期疗效。
2 儿童功能性便秘(FC)在治疗过程中,家长教育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
家长要知道功能性便秘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但需要时间;要正确认识便秘儿童的克制排便行为;正确认识基础治疗在便秘治疗中的重要性。
3 不同年龄阶段治疗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
重点来了,功能性便秘到底怎么治呢?
大致分为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微生态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具体如何治疗,让我们一项项的来看。
(一)基础治疗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DF)摄入是治疗儿童FC的重要基础治疗方法之一,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与非可溶性两类:
非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通过吸收水分,软化粪便达到改善FC的目的;
可溶性膳食纤维则经肠道菌群酵解后产生短链脂肪酸及气体,促进肠动力,达到改善目的。
但是膳食纤维摄入过多也会出现副作用,包括可能导致胃肠不适、腹胀、产气、影响矿物质尤其钙吸收等问题。
所以儿童膳食纤维安全摄入量建议在:0.5 g / kg.d。虽需额外增加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但以上膳食纤维摄入量足以维持正常排便和预防慢性便秘。
混合喂养儿童可采用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如CFOS / GOS的配方奶。
2.排便习惯训练(Defecation habit practice,DHP)
DHP是指对儿童进行有规律的强化训练,使其形成排便习惯,是重要的便秘基础治疗方法之一,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帮助孩子规律排便:
具体训练时间,需要根据胃结肠反射安排,餐后30~60min进行,每次5~10min较适宜,注意不要出现排便时久蹲的状况。
另外,DHP过程可能遭遇失败或出现后退现象,如强忍粪便不解,这是训练中的正常现象,家长应理解并予心理支持和安慰,不必焦虑或对儿童施加压力。
3.水分摄入和增加运动
足量饮水和适当运动是FC患儿的基础治疗措施,但目前并无明确证据支持,足够多的水分摄入可以改善便秘症状,因此只建议饮水量不足的FC患儿保证足量饮水,并不推荐过多摄入水分。
每日摄入水量视年龄及体重及活动量而定。
(二)药物治疗
很多家长一听到药物治疗就开始害怕,担心孩子那幺小就吃药排便会造成伤害。其实药物治疗并不是简单粗暴地使用泻药,而是通过不同的药物来达到不同的目的,最终完成排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有哪些:
缓泻药:乳果糖
容积性泻剂:聚乙二醇
润滑剂:开塞露,石蜡油
胃动力药:红霉素,西沙比利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药物到底应该如何运用:
1.解除粪便嵌顿的药物
软化剂/润滑剂:常用开塞露,石蜡油,多采用直肠给药方法,可刺激结肠收缩并软化大便,解除粪便嵌顿,是临时性治疗措施,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不宜长期使用。
石蜡油:可经口服给药软化大便,剂量1~3 ml / kg.d,最大剂量90 ml / d。
聚乙二醇(PEG):为容积性泻剂,进入肠道吸收水后形成柔软凝胶,可软化大便,有效解除粪便嵌顿。用于解除粪便嵌顿的PEG多为PEG 4000,剂量1~1.5 g /kg.d,可连续使用6天。
软化剂(开塞露,矿物油)与PEG均能有效的解除粪便嵌顿,但由于PEG为口服制剂, 且使用更方便、易于使用,因此更作为推荐药物使用
2.维持软化大便的治疗药物
PEG的优点在于可软化大便,刺激肠蠕动,达到改善FC的目的。同时它不会被结肠内细菌分解产气,也不出现类似与纤维素或其他泻剂所导致的腹胀,胀气等副作用,亦不会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国内外研究均显示与乳果糖比较而言,PEG在改善排便频率、粪便形状、以及腹痛缓解等情况都有较好的效果。
一般使用药物维持治疗最少需要持续2个月,如果需要停药,需要逐步递减。一旦如厕训练成功,可试着停止药物治疗。
(三)微生态治疗
FC患者往往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的状况,但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才能帮助排便,因此微生态治疗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包括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合生元(Synbiotic)的应用以及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
补充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进而改善便秘症状,但摄入的益生菌并不能永久定植,且受菌株、剂量影响很大。不同菌株、不同剂量、不同联合食用方法对人体的作用简直天差地别,所以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益生菌对治疗便秘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改善菌群和肠腔环境,促进神经内分泌和肠神经系统(ENS)功能。
特定益生菌菌种或菌株可影响肠道动力,一项针对益生菌制剂对FC疗效的meta分析提示,益生菌可显着缩短FC患者胃肠通过时间、增加排便频率、改善粪便型状。
但是,现有研究仍有一定局限性,样本量小,持续观察时间短,对益生菌的菌种,菌株的选择以及治疗剂量,治疗时间等仍存在问题,对于益生菌的使用仍需谨慎。
(四)其他辅助治疗
除了以上这些治疗方法,还有生物反馈或物理治疗。
1.生物反馈治疗
这种治疗法适用于心理因素或功能性出口梗阻型FC患儿,需患儿配合,多用于较大儿童,婴儿一般不使用。
这种方法是利用声音或可视图像反馈,刺激大脑调控身体功能,从而训练患者学会控制或阻止某一现象的发生。从目前的实验上来看,生物反馈疗法对一部分FC儿童是有益的,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评估。
2.外科治疗
对的,便秘还可以使用外科治疗手段,但只限于:
总之,对于儿童便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基础治疗。
其次就是,解除粪便嵌顿,维持软化大便,保持排便的舒畅性对儿童特别重要,不要让孩子留下排便是痛苦的印象。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听信偏方,如果孩子出现便秘的情况,先去看医生,在医生的帮助下使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否则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