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和现实的比较

2020-04-27   陕西素质教育

陕西省汉阴县双乳镇中心小学 陈春虹

偶尔一次阅高年级的作文,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是的,现在的教育越来越不好搞了,学生不爱阅读,也不知道读什么书籍,感觉课外阅读枯燥无味,只有电视、电脑、手机才给力,才好玩。老师也是茫然无措,因为学生不爱学习,家长也不太关心学生的学习,比如:老师通知家长到校协商处理孩子学习上的一些事情,家长总是说太忙了,没有时间;可要是打电话说,你的孩子被别人打了,嘿,几分钟就能风尘仆仆、气势汹汹的跑来找麻烦,这就是如今的现状。让家长给孩子购买书籍,家长嫌贵,更说孩子不爱看书浪费钱钱,一到周末,就说怎么又放假了呢?都希望孩子天天在学校,有老师管,有老师督促,在家里嫌弃孩子不听话。可家长们就没想到,老师每天要管理那么多学生,操心孩子在校的吃喝拉撒。哎!!!

如今大部分家长周末都是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顶多就是问一句作业做完了吗?不指导孩子的学习,不制止孩子的恶习,不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三观”早毁。孩子在家就是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其实网络用好,它就是很好的学习工具,里面知识要有尽有,这需要家长正常引导孩子借助网络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要让孩子一味地玩。玩到孩子写作文就只会......。

如今重口味网络语言也在对我们洗脑,比方说:老师让学着夸人,学生会怎么夸呢?只听“太给力了”、“666”、“卧槽,太牛逼了”......。这些话语铺天盖地而来。

再比方说: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的学生现在只会用网络语言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而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古人形容开心会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只会用“哈哈哈哈哈哈哈”表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知道语言可以传承文明,网络语言降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门槛,却也暴露出现代人语言上的饥荒。太多现代人,脑袋空空,无聊的打发时间,不断追求着感官刺激,用重盐、重甜、重辣的食物麻痹自己的味觉,殊不知健康正在远离我们;用各种能满足短期快感的网络软件打发时间,殊不知只会越来越空虚;满嘴低幼化、重复性的语言,殊不知全然废弃了中国语言文字之美,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静下心来不断思索,我认为只有多读书、多读名著,多读散文诗歌,丰富和刺激我们的语言神经,以至于笔下生花,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干”教育“言”教育,语文成绩要想大幅度提升,只有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从说话开始准备,从阅读开始训练,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