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忌口都忌错了?老糖友也会犯的饮食误区

2019-12-05     上海天佑医院

一朝患上糖尿病,从此酒肉是路人。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人日常生活的第一要务,烤肉炸串儿、糖果巧克力是万万碰不得的,平时垫肚子的饼干也要换成无糖的,就连吃口水果,也要在心里默默计算它的含糖量……

虽然大部分糖尿病人都知道要注意忌口,但医生在工作中发现,就算是十几年的“资深”糖友,有时候也会踩进饮食误区。

吃无糖饼干不会升高血糖?

“无糖”这个概念,常常会让人误解为里面完全不含糖。但实际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固体或液体食物中每100g或100ml的含糖量不高于0.5g,就可以称为“无糖食品”。虽然含糖量确实降低了,但这些无糖饼干本身是由面粉、牛奶、鸡蛋、谷物、油脂混合而成,与我们日常食用的精白米面一样都会在人体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影响血糖。

无糖食品添加了升糖指数较低的膳食纤维、使用替代糖,摄入后比一般的饼干升血糖相对要慢一些,但仍然需要控制摄入的量,并计算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哦!

糖尿病人吃素更健康?

人类是以素食为主的杂食动物,种类丰富的食物能够帮助我们补充营养,保持身体健康。比如蛋黄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具有降低胆固醇的效果,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鱼类是良好的优质蛋白质来源,还含有丰富的锌、硒、钙、铁、核酸等物质,具有防癌作用。

长期吃纯素的患者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而畜禽类食物(牛羊猪鸡鸭等)中的铁主要以血红素形式存在,人体很容易消化吸收。此外,畜禽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磷、硫、钾、钠、铜等,肉类本身的钙含量虽然不高,但人体对其的吸收利用率却非常高。

目前,医学上并没有证明“纯素食”的饮食模式比其他膳食模式更能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荤菜可以吃——但是要适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日摄入畜禽类40~75g,或蛋类40~50g,或鱼虾类40-75g。

糖尿病患者要避免吃水果吗?

水果吃上去甘甜、升血糖较快,很多糖友担心血糖升高而对水果望而却步。但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多种微量营养素,这些都可以在水果中摄入获得。

医生建议在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时,可在两餐间食用水果,进食量以一个拳头大小(200g左右)为宜。可将一个水果切开分上午、下午两顿食用。

在水果的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例如:苹果、橘子、梨、柚子、樱桃、草莓、猕猴桃、火龙果等。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坚果?

糖尿病患者的零食首选坚果类,坚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膳食纤维,也不会迅速引起血糖的升高,同时因富含ω-3脂肪酸具有抗炎特性,每天吃一些坚果不仅能辅助控制血糖,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坚果有开心果、巴达木、榛子仁、核桃、南瓜子、腰果,每天的量大约为“一小把”,比如坚果中的“大个子”核桃就是1-2个,巴旦木约为8~12颗(吃多了可不行哦)。此外,栗子相比其他坚果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血糖异常的患者要少吃。

最后,吃坚果要吃原味的,调味坚果往往加入了大量的盐和糖,不利于控制血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lpC5m4BMH2_cNUgeo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