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工种可以提前五年退休,但还想干五年,养老金是否划算?

2020-02-28   暖心人社

大家都知道,职工退休年龄分别是50周岁和60周岁,而特殊工种工作满足相应年限,职工的退休年龄则是45周岁和55周岁。如果能够提前退休5年,对于很多失业下岗职工,可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多数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都是老国有集体企业的职工了,这些企业工作一般较为稳定,不会随意裁员。他们可以正常工作到退休。

那么,究竟是正常工作到退休划算,还是提前退休划算呢?

提前退休五年的养老金差距怎么算?

大家参加养老保险,为的都是有一份养老金。养老金的退休领取条件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如果超过15年,养老金待遇一样是长缴多得。另外,如果我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水平越高,退休养老金待遇也是越高的。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这两部分的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但是,国家对于各地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计发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各省市是不一样的。主要跟建立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相关计算方式有关。过渡性系数,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从1%~1.4%不等。我们仅计算多缴费五年时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数额。

养老保险缴费还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

(一)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按照公式计算,如果6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多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按照100%多缴,可以多领取1%;如果是300%,可以多领取2%。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有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因为缴费基数本身就是职工上年度的工资收入。

如果即使按照60%的社平缴费基数多缴费5年,也可以多领取4%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其实,社会平均工资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同而不同的,退休越晚,社会平均工资越高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算起来,假设我们社会平均工资5年增加50%,由每月6000元增加到9000元,那么每月可以多领取360元吗?

实际上以前的养老保险缴费,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也会增加。比如说,原先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3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现在是40%,那么基础养老金就可以有2100元每月提升到3600元每月。提升了70%多。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由于晚退休而会逐年增加的。它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累计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每个月缴费我们都会按照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假设多缴5年,能够增加个人账户2万元。但是,由于个人账户每年都会记发利息,每年的记账利率由国家统一公布。2016年以来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是在7%~8%之间,

假设我们今年退休个人账户有5万元,5年后退休个人账户加上新增的金额,可能至少有9万元。

如果今年退休是55岁,5年后退休是60岁,养老金的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也会减少。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

这样,55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每月294元,而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高达648元。增加了一倍还多,比基础养老金增加的更厉害。

这样算起来,晚退休5年,我们的养老金可以有假设的2394元增长到4248元,肯定晚退休要划算的。有人说养老金每年会增加呀?

养老金是每年增加的,但是近年来的每年增长幅度也就是5%上下,因此,退休5年多领取的养老金是远远高出早退休的。而且退休以后每年增加养老金,都会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来进行增加,由于缴费年限更长,养老金更高,每年增加的幅度都会比早退休更多。

综上所述,如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晚退休,继续缴费养老金明显是更划算的。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养老保险缴费的一种延迟退休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