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有句俗话:成交量无法骗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主力在吸筹、拉高、出货等阶段,可以用各种技术指标蒙骗股民,但千骗万骗,成交量是无法骗人的。因为股票要涨,必须有主动性的买盘积极介入,即买的人多了,股价自然上涨;反之,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不惜成本地卖,股价就会下跌,这在成交量上能反映得比较清楚。
成交量是指个股或大盘的成交总手,市场成交量的变化反映了资金进出市场的情况,成交量是判断市场走势的重要指标。在形态上用一根立式的柱子来表示(如图)
成交量的计算方法:
成交量=内盘+外盘,当天的成交量等于当天主动买入成交(外盘)和当天主动卖出成交(内盘)的和。
成交量反映着供求关系,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
当供不应求时,人潮汹涌,都要买进,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过于求,市场冷清无人,买入稀少,成交量势必萎缩。
一般情况下,成交量大且价格上涨的股票,趋势向好;成交量持续低迷时,一般出现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阶段,市场交易不活跃。
所以,股价一上涨,必定会有成交量配合,说明主力在大量购入股票,股民此时应紧紧跟上。
另外,我们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即一只股票长期横盘三个月或半年左右,突然一天成交量突然放大,就必须及时杀进,因为主力很可能开始行动了。
散户一定要关注股价在底部放量的情况,因为这样的股票一旦开始上涨,幅度会相当大。但要注意,如果横盘震荡区间破位了,必须及时止损,否则后果很严重。
成交量背后意味着什么?两重特性,透视成交量
世间万物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有阴就有阳,有男人就有女人,有上就有下,有胜就有败,有买就有卖。成交量是指一个单位时间内某项交易成交的数量。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具有双重属性,即成交量的二重性。成交量的二重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平衡买入与卖出
成交量是一种供需表现,有买必有卖,有卖必有买。成交量是买卖双方平衡的结果,每一笔成交一方面满足了买方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了卖方的供给。买卖双方交易的数目一致,价格一样。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旦碰到绿色的大成交量,就会有分析师说什么“冲高回落”或“资金出逃”;一旦碰到红色的大成交量,就会有分析师说什么“资金进场”。其实这些都是有失偏颇的看法。
成交量的红色和绿色的借鉴意义不大,成交量的大小才有借鉴意义。如果当天收市价比当天开盘价高,就显示为红色;反之,如果当天收市价比当天开盘价低,则显示为绿色。成交量的大小仅仅表示买卖双方对价格的认同程度。买卖双方对价格的认同程度分歧较大,成交量会较大;买卖双方对价格认同程度分歧较小,成交量就小。
比如,在下跌过程中成交放大,既说明有很多卖盘,也说明有很多买盘,只是卖盘的力量更大。不过,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后市将延续长时间的跌势。如图2-2所示,2007年的"5.30",上证指数出现连续重挫,虽然有汹涌的卖盘,但也有买盘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承接,结果跌势仅持续4个交易日便开始回升。相比之下,在2007年10月16日创出历史高点6124点后的次日,大盘开始下跌,成交量却呈现逐日缩减的态势。尽管下跌没有放量,但仍形成了顶部。因为下跌过程中缺乏买盘承接,表明资金对后市悲观,不愿进场接最后一棒。
同样,对某只股票而言,放量上涨,或许是机构在套现,中小投资者在积极买入;放量下跌,也可能是散户在争相出逃,机构在悄然吸纳。所以,仅仅根据成交量的红色和绿色,难以作出机构是在建仓还是在出货的判断,即不能以红绿作为判断主力出逃和买入的标志。
2,展示恐惧与贪婪
贪婪与恐惧是人类的天性。谁都会贪婪,谁都会恐惧,而恐惧和贪婪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的情绪,也是投资者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对此,大多数投资者心知肚明,但仍知错而难以更改。其实,人们最贪婪的时候,一定是最危险的时刻;人们最恐惧的时刻,一定是最有机会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这是我们获胜的前提。
人性的贪婪与恐惧,有时可以通过成交量的多寡彻底体现。
如图2-3所示,南玻A从前两个高峰回落后,在A处股价缓缓上升,成交量急剧放大,这是错过前期高点的投资者疯狂买入的结果。他们期待着股价再次创出新高,这是贪婪的成交量。
图中B处的暴跌,一下子打乱了追涨买入者的阵脚。他们被跌懵了,以为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于是不计成本地卖出,将成交量放得很大,这是恐惧成交量。
图中C处的五连阴,成交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此时很多投资者还没有从B处的暴跌中缓过神来,再次惊慌失措地抛出,这也是恐惧成交量。
通常,股市投资人可分三类,即先知先觉、不知不觉与后知后觉。第一类是煽火者,他们在股市萎靡不振时买进股票,使供需关系逐渐转变,在股市达到最高潮时悄然出货;第二类是实践者,即在股市呈现好景时买进股票,在大势转坏时卖出股票,这类投资者也并不多;第三类是最有悲剧色彩的,他们在股市达到最高潮时抢进股票,在最低潮时卖出股票,人性的恐惧与贪婪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成交量的形态
一、缩量
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清淡,多数投资者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投资者都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第二种情况是投资者都看好后市,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当遇到下跌缩量,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遇到上涨缩量时就应坚决买进,持股待涨,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如图1-5所示。
图1-5 缩量(银泰资源)
二、放量
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时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一部分投资者坚决看空后市的同时,另一部分投资者却对后市坚决看多;一些投资者纷纷抛售的同时,另一部分投资者却在大手笔吸纳。如图1-6所示。不过,相对于缩量来讲放量的真实性并不可靠,因为这个量完全可以由主力自买自卖产生。作为投资者,要学会结合不同的指标以及股价相对的价位进行分析。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就可以灵活应对。
图1-6 放量
三、突放巨量
突放巨量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在上涨过程中的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已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很困难;而下跌过程中突放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后市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的反弹可能就在眼前了;如果遇到逆势突然放量,在市场一片喊空声之时放量上攻,这类个股往往昙花一现只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反而加速下跌,使许多在放量上攻当天追高的投资者被套牢,而如果是突破某一重要形态的放量,则往往说明形态成立,后市将沿着形态固有的发展趋势进行。
如图1-7所示的旗滨集团,在一段时期的下跌之后,收出一根长下影线,次日便突放巨量,连续上穿三条均线,接着成交量依然保持放量的状态,这说明股价探底成功,即将开始新一轮的涨势。
图1-7 突放巨量(旗滨集团)
四、温和放量
温和放量是指个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个股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表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量上升,量缩时股价会适当调整。调整持续一段时间后,股价的上涨会逐步加快。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当股价温和放量上扬之后,其调整幅度不宜低于放量前期的低点,因为调整如果低过了主力建仓的成本区,说明市场的抛压还是很大,后市调整的可能性就较大。成交量温和放大的直观特征就是量柱顶点的连线呈现平滑的抛物线形上升,线路无剧烈的拐点。换手率应该在3%~5%。温和放大的原因是随着吸筹的延续,外部筹码日益稀少,从而使股票价格逐步上升,但因为是主力有意识地吸筹,所以在其刻意调控之下,股价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个温和变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场的关注。
图1-8 温和放量(远兴能源)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位置的温和放量有着完全不同的技术意义,其中在相对低位和长期地量后出现的温和放量才是最有技术意义的。温和放量有可能是长线主力的试探性建仓行为,所以虽然也许会在之后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一般还是会走出回调洗盘的走势。
成交量也有形态,当成交量构筑圆弧底,而股价也形成圆弧底时,往往表明该股后市将出现较大的上涨机会。无论怎样,成交量只是影响市场的几大要素之一。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投资者绝不可把它们分开来看,只有综合分析、综合判断,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准确。
从量价关系看盘
1、用量增价平分析盘面
量增价平是指个股股价或大盘指数在某个价位范围或者指数范围内波动,但是与其对应的成交量出现了放量形态。
在上升行情或者下降行情的不同阶段,量增价平的操作策略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
实战案例 【回天胶业(300041)】下跌途中量增价平分析
如下图所示为回天胶业(300041)股价2011年2月到8月的走势。
如上图中可以看出,该股经历一波下跌后在5月份有企稳的迹象,后市出现长时间的横盘整理。从调整阶段的成交量看,在横盘整理阶段中,该股7月份的成交量较前期有明显放大,是否此时为下跌末期的量增价平呢?现在还不能确定。
如下图所示为回天胶业股价2011年5月到9月的走势。
如上图中可以看出,该股在8月31日以一根中阴线跌破所有的均线,随后股价继续走低,因此可以判断7月份出现的量增价平属于下跌途中的回调现象,因此后市继续看跌,此时投资者最好还是持币观望,等待机会。
如下图所示为回天胶业股价2011年8月到2012年1月的走势。
如上图中可以看出,该股在9月份后继续向下运行,股价直接从34元下跌到2012年1月份的16元,下跌了18元。
而且一直到2012年的1月初,该股下跌的趋势也没有出现减缓的迹象,如果投资者在2010年7月份出现的量增价平现象时盲目介入,后市就可能深度套牢。
2、用量增价跌分析盘面
量增价跌是指个股股价或大盘指数出现下跌,与其对应的成交量却出现放量的形态。
在上升行情或者下降行情的不同阶段,量增价跌的操作策略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
案例实战 【合康变频(300048)】下降初期和途中的量增价跌分析
如下图所示为合康变频(300048)股价2010年9月到2011年2月的走势。
如上图中可以看出,该股持续上涨在2010年的12月底运行到32元,从2010年10月初的18元上涨到32元,涨幅达77%,属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随后股价进入调整阶段。
观察这段时间的成交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中可以看出,该股在大涨上涨过程中成交量始终在20000手的下方变化不大,说明主力控盘良好。而在2011年1月下旬的下跌过程中,成交量突然放量,股价此时已经下跌到25元附近,属于典型的量增价跌,此时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最好逢高卖出,锁定利润。
如下图所示为合康变频2010年12月到2011年5月的走势。从图中可以看出,股价在2月份短暂反弹后步入了深幅下跌行情,短短时间中就下跌到2010年10月的起涨价18元。
而且在整个下跌过程中,成交量较上涨时期都明显放大,尤其是在3月初和3月下旬的分别放量过程中,股价下跌都比较明显,如果投资者不及时抛售,后市会有更多的损失。
成交量五大买入信号:
1、量价选股法,低位放量涨停
放量总是有原因的。在高价区有些主力往往对敲放量,常在一些价位上放上大卖单,然后将其吃掉,以显示其魄力吸引市场跟风眼球,或是在某些关 键点位放上大笔买盘,以显示其护盘决心大,凡此种种现象皆为假,重心真实的升降即可辨别。若是在低位出现的对敲放量,说明机构在换庄或是在准备拉高起一波 行情,可以择机跟进。
2、量增价平,转阳信号
股价经过持续下跌的低位区,出现成交量增加股价企稳现象,此时一般成交量的阳柱线明显多于阴柱,凸凹量差比较明显,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有主力在进货为中线转阳信号,可以适量买进持股待涨。有时也会在上升趋势中途也出现“量增价平”,则说明股价上行暂时受挫,只要上升趋势未破,一般整理后仍会有行情。
3、量平价升,持续买入
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价持续上升,可以在期间适时适量地参与。
4、量价选股法,无量涨停
在涨跌停板制度下,股票的第一个无量跌停,后市仍将继续跌停,直到有大量出现才能反弹或反转;同理,股票的第一个无量涨停,后市仍将继续涨停,直到有大量出现才能回档或反转。
5、量增价升,买入信号
成交量持续增加,股价趋势也转为上升,这是短中线最佳的买入信号。“量增价升”是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应积极进场买入与庄共舞。
使用成交量应注意以下六点
1、任何进出,均以大盘为观察点,大盘不好时不要做,更不要被逆市上涨股迷惑。
2、在多数情况下,当量缩后价不再跌,一旦量逐步放大,这是好事。
3、在下跌过程中,若成交量不断萎缩,在某天量缩到“不可思意”的程度,而股价跌势又趋缓时,就是买入的时机。
4、成交量萎缩后,新底点连续2天不再出现时,量的打底已可确认,可考虑介入。
5、成交量萎缩后,呈现“价稳量缩”的时间越长,则日后上涨的力度愈强,反弹的幅度也愈大。
6、量见底后,若又暴出巨量,此时要特别小心当日行情,一般情况下,量的暴增不是好事,除非第二天量缩价涨,否则是反弹而已。
如果你也在潜心研究股市,不妨关注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股海战舰(yk66009),了解更多更多财经资讯、经验技巧,更有《游资实战短线课程龙回头战法》等免费课件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