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西林公园,为何命名“西林”?是为了纪念这位烈士

2020-04-04   懒游的故事

这两年,因为工作的关系,会常到佳木斯出差,这里好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每到一地,总喜欢多走走看看。佳木斯的西林公园,距离我的住处只要徒步20分钟,我们去看看。

西林公园位于中山街、杏林路、友好巷和光复东路合围区域,一条不宽的顺和路将公园隔成了东园和西园。一道之隔的东园和西园,虽都是开放性公园,风格却有些不同,我们先从东园走起,照片拍摄于去年的深秋。

东园的情侣树。佳木斯西林公园,始建于1940年当时东园为日本神社,西园为东宫公园。占地面积6公顷,有杨、柳、榆、糖、杏、梨、云彩、侧柏、杜松等数十个树种。与西园一道之隔的东园以前是动物园。

2003年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要求,对东园、西园重新规划建设,突出园内树木植材特色,拆墙透绿,辟建园内曲径小路,保持园内古朴自然风貌。西林公园早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佳木斯,我突出的感受是公园多,环境好,而且易于维护,为管理者点赞。

我们再去看看西园,西园东北隅建有一座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塔的周围有在解放佳木斯和剿匪斗争中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合冢墓。

1945年,中国人民武装部队和苏联红军进驻佳木斯。在光复和剿匪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先后被埋葬于原东宫公园院内。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的一侧有一座更为高大雄伟的烈士纪念塔。1949年7月,在全国上下迎接建国之际,佳木斯为了纪念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在西林公园西院修建一座高达三十余米的烈士纪念塔。

塔周青松环绕,庄严肃穆,每逢清明佳节人们纷纷来园祭扫陵墓,敬献花圈挽联。塔型为凸楞方形,水刷石面,上端镶着红色五星。说起烈士纪念塔,就一定要说说孙西林烈士。1946年孙西林烈士曾葬于此,东西两园统称为西林公园。为纪念孙西林等革命烈士,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东宫公园改为西林公园。

塔身上刻有原省长冯仲云书写的"为祖国独立,人民解放而死难死的烈士永世光辉"的题词。孙西林,1910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1926年考入东北大学工学院后,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孙西林同志因从事革命活动被迫离国,去比利时勤工俭学,同年9月在巴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他受党的派遣,到苏联参加第三国际领导的外国工人出版社工作。

1938年9月,孙西林同志奔赴延安。1945年9月3日,孙西林随第一批干部队从延安出发,奔赴东北。于11月中旬到了东北边城佳木斯市。先后被任命为中共合江省工委委员、佳木斯地区专员兼佳木斯市副市长。


1946年1月31日,孙西林同志在佳木斯市政府市长办公室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以身殉职,年仅36岁。

佳木斯市博物馆的近现代史展厅,刚展出了这顶褪了色的黄色棉帽,这就是曾任佳木斯市副市长孙西林同志戴过得棉帽,由孙西林夫人捐赠。佳木斯博物馆,我经常会去参观,每隔一段时间,展室和展品会更新。

西园部分除了两座纪念塔外,其余多为林间小径,适合休闲散步。这处标语写得好“少一曲高歌,多一片宁静”。除了西林公园外,佳木斯还有一条繁华的街路——西林路,也是​以孙西林烈士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