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江苏
中国的江苏
世界的江苏
今天,江苏,递给世界一张 “新名片”。
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以“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江苏实践”为主题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专场新闻发布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如何谋划?江苏如何融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谋划“交汇点”建设的新未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江苏打算怎么做?每一个人关心的问题在这场发布上都有权威答案了!
图片来源:交汇点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1条省际“断头路”正在加快打通
江苏始终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响应者、有力推动者、坚定执行者,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
图片来源:交汇点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贯通长三角的南沿江高铁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通苏嘉铁路等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江苏与沪浙皖之间有11条省际“断头路”正在加快打通。
产业协同与市场统一方面,科技、产业、金融、市场、人才等合作机制加快构建。上交所科创板“第一股”就是苏州华兴源创公司;目前科创板受理的企业中,江苏企业达25家、数量居全国第二;“江苏制造”与“上海金融”紧密对接,迸发出强劲动力。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江苏450家定点医疗机构联网实现跨省异地就医,徐州、盐城、南通率先实现与上海门诊异地结算;江苏吴江、上海青浦与浙江嘉善等地的跨省公交线路初成规模。
据介绍,江苏上个月召开了省委全会,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专门部署,出台了落实国家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省内全域“六个一体化”,特别强调做好“三件事”:一是格局要大,坚决完成“国家交办的事”。二是胸襟要宽,主动做好“我们共同的事”。三是节奏要快,为长三角一体化作出江苏贡献。
关键词:全面小康
今年计划实施苏北农房条件改善项目672个
相较于苏南,江苏全面小康的短板在苏北,苏北的短板在农村,农村的短板在住房条件。根据去年做的调查,苏北仅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房就有近50万宗,其中大多数是年代久、面积小、质量差的单砖房,甚至还有危房。
从去年开始,江苏大力推进苏北农村住房条件集中改善。这项工作启动迅速、进展有力、开局良好。像宿迁市的涧河村、盐城市的佳富村等许多地方,人民群众已经住进了新居,不仅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图片来源:交汇点
今年各地计划实施项目672个,已开工建设394个,实施到位后,可改善36万多农户住房条件。
关键词:生态环境
长江沿岸每年造林绿化5000亩以上
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关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举措?
图片来源:交汇点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江苏省经济继续保持了6.5%的增长,但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3%,国考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同比提高20.2个百分点,国考断面和主要入江支流断面均消除劣Ⅴ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下一步,江苏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重点在4个方面发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并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其中,在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着力加强沿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着力优化沿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大幅度降低生产性岸线开发使用强度,把更多岸线资源还给母亲河、留给老百姓。江苏计划通过调整和整治,每年在长江沿岸造林绿化5000亩以上,打造沿江绿色生态廊道,2025年基本建成岸绿景美、绵延千里的沿江美丽生态带。
关键词:“一带一路”
实施五大计划推动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
从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江苏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上。那么,江苏如何融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谋划“交汇点”建设的新未来?
据介绍,江苏已经出台了高质量推进交汇点建设的《意见》,并组织实施了“五大计划”,推动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
图片来源:交汇点
一是国际综合交通体系拓展计划,以建设徐州国际陆港、连云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海港、通州湾长江新出海口、苏南区域枢纽机场等项目为重点,加快推动沿海、沿江、沿新亚欧陆海联运三大通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综合性立体化国际大通道。
二是国际产能合作深化计划,抓住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的机遇,对接市场需求,实施50个总投资790多亿元的合作项目,进一步培育和壮大跨境产业链,创新合作模式和机制,推动我省国际产能合作规模和质量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重点合作园区提升计划,加快推进20个总投资470多亿元的境内外合作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做大做强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等境外园区,做精做特中韩、中以、中德等省内国际合作园区。
四是“丝路贸易”促进计划,促进贸易往来扩大、贸易平台提升、贸易环境优化,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到2020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突破150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提升至25%。
五是人文交流品牌塑造计划,完善交流机制,加快建设老挝苏州大学等7个境内外人文交流重点项目,打造“留学江苏”“健康江苏”“赛事江苏”“友好江苏”等特色品牌,推动人文科教领域交流蓬勃发展。
关键词:交通路网
今明两年力争再开工5条共737公里铁路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江苏打算怎么做?据介绍,江苏将加强交通强省建设,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概括起来就是“1234”,即实现一个目标、做强两大特色、补齐三大短板、构建四大走廊。
铁路、民航和过江通道是江苏交通的三大短板。在铁路上,江苏要打造“轨道上的江苏”,将加快南沿江、北沿江、盐通、宁淮等铁路建设,形成“三纵四横”铁路主骨架。目前,江苏有5条高铁共1236公里同时在建设,今明两年力争再开工5条共737公里,“十四五”末建成高速快速铁路4600公里,实现所有设区市1.5小时到南京,各设区市之间2小时互相通达。
在民航上,江苏要提升民航运输能力。2018年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仅为5160多万人次、居全国第8位,省内机场国际直达航线和班次也相对较少,这与江苏经济、人口地位不相称。江苏将加强资源整合,新、扩建南京、无锡、南通、连云港等一批机场,加快开辟新航线尤其是国际航线,推动民航“飞”出“加速度”。
图片来源:交汇点
在过江通道上,加快过江通道建设。长江对东西而言是“黄金水道”,对南北来讲是一道“天堑”。目前江苏境内过江通道规划了44座,已建成14座,正在建的有8座,力争“十四五”末建成25座。
不久的将来,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江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展现在世界面前。
紫金山记者 钱建芬 实习生 李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