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辽阳城 半部东北史
辽阳,东北地区建置最早的城市,被誉为“东北第一城”……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此建立第一个平原都城—东京城。
2300多年来,辽阳一直是我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
辽阳白塔,建于辽代,依然矗立,保存较为完好,距今有千年历史。白塔临风,风铃声声,见证和叙说东北的沧桑巨变……
辽阳,古属燕国。战国时期,燕太子丹密谋刺杀秦王未成,遂殉难于衍水。从此,守护这座城市的河流便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太子河。
白塔坐落于辽阳中华大街北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76座古塔之一,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也是全国六大高塔之一。传说是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贞懿皇后李氏所建的垂庆寺塔的俗称。因塔身、塔檐的砖瓦上涂抹白灰,俗称白塔。
白塔塔高七十一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建于金代大定年间(1161-1189年),基座塔身都以砖雕的佛教图案为饰。塔身八面都建有佛龛,龛内砖雕坐佛。塔顶有铁刹杆、宝珠、相轮等。
在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完颜雍正隆六年(1156年)为其母李氏建塔的塔铭。塔铭内容记叙的地理位置与现存的白塔毫无关系,从而否定了金世宗力其母建塔的论点。
根据塔的建筑风格、使用的材料、砖雕的手法及纹饰等,都与有明确记载的沈阳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锦州大广济寺塔、北镇崇兴寺双塔一致。其用砖皆是压印大沟绳纹砖,兽面圆珠纹饰瓦当、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砖雕牡丹、双龙、胁侍及飞天等也与辽代中晚期的同类建筑相类同。据此可证,该塔实为辽代中晚期的建筑。
明隆庆五年(1571年)的《重修辽阳城西广佑寺碑记》,记述该寺有牌楼、山门、钟鼓楼、前殿、大殿、后殿及藏经阁、僧房、都纲司衙门等建筑共计149间,是辽东佛教的活动中心。明代诗人张鏊到辽东曾写诗赞曰:”宝塔雄西寺,黄金铸佛身。”
塔北方形高台上的排列有序的石柱础及残砖碎瓦,就是广佑寺的遗址,塔前的药师铜佛,就是广佑寺的遗物。
到了清代,寺的规模缩小了,复名白塔寺。1900年义和团曾在此集会,烧了沙俄火车站等建筑,沙俄驻旅顺头领鲍鲁沙特金派哥萨克骑兵北上辽阳镇压义和团,火烧了白塔寺,毁掉了这一古建筑群,仅存白塔耸立于城西,成为辽阳古城饱受劫难的一大见证。
在辽阳,能听到三国时期公孙度祖辈三代固守辽东的故事。还可以登上燕州城,吟咏李世民大军攻克辽东城后写下的《辽城望月》……
这里,有比敦煌壁画还早300年的汉魏壁画墓群。
清晨,白塔公园。有人手持高香,绕塔一周,虔诚敬佛。
中国最早的古仙传说之一—丁令威鹤归华表,在辽阳坊间乡里广泛流传。丁令威化鹤飞升的传说和意境,出现在杜甫、欧阳修、王维、王好问、陆游等诗人的诗作中。
辽阳,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地。
还是参与《四库全书》编纂的“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的出生地。
雷锋说,辽阳是他的第二故乡。1958年11月,雷锋从湖南来到鞍山。1959年8月,鞍山在辽阳弓长岭区铁矿新建一座焦化厂,雷锋便到辽阳安平镇落户,参加建设。在142天里,雷锋先后获得18次标兵、5次红旗手、3次先进工作者称号。
眼下的辽阳,是东北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0%,县(市)区财政收入的80%,新增就业岗位的90%,都来自民营经济。
1981年的夏季,大学三年级,在鞍钢实习期间曾来过辽阳。如今,借东北报业媒体融合高峰论坛会议机会,再次来到辽阳,见到当年留下深刻印象的白塔,感受颇多……
文字资料,源自中国国家人文地理《辽阳》、网络,及当地的《辽阳日报》。个别图片翻拍于白塔公园的说明。
记于2019年6月19日东北报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