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势力达到巅峰,这一年,他以“中国最强者”的身份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人,甚至美国人曾认为,吴佩孚很有可能是统一中国的人,获奖了,当然有获奖感言,吴佩孚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他最是要感谢人,不是上司曹锟,不是老婆,更不是各大媒体,而是一个叫做郭绪栋的人。
都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于吴佩孚来说,郭绪栋就是他的伯乐,早些年间,郭绪栋曾中秀才,后来因为家境贫寒无法继续读书,因而就放弃了学业,开馆授徒维持生计,即便如此,他心中依然有雄心壮志,常沉醉于兵家书籍的研读中,后来因故结识了山东巡抚儿子,两人结为好友,在他的引荐下进入了军队。
甲午战争中郭绪栋临阵处理军务,常奔波于枪林弹雨中,面色不改,给了上司极好的印象,战争结束后,郭绪栋被调任为天津巡警总局文案,后来改为陆军第23师书记官,在当天津巡警总局文案时,郭绪栋发现了吴佩孚这个人才。
吴佩孚幼时入私塾读书,父亲去世后家境衰落,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投身军队,成为了天津武卫一名传令兵,有一次,郭绪栋让传令兵吴佩孚给自己送东西,吴佩孚一翻,嘴里嘟囔一句,让郭绪栋甚为诧异,他并不认为一个丘八能说出点什么,让人想不到的是,吴佩孚还真的说出了一二,让郭绪栋大为震惊,他觉得吴佩孚是个人才“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
郭绪栋看吴佩孚一表人才,再加上谈吐不凡,因而决定帮助他另谋出路,他的眼光朝前,也注定了他之后享受的福报不浅,就这样,郭绪栋前往上司的面前,大大吹嘘了一顿,说吴佩孚是人中龙凤,前途不可限量,在半信半疑中,上司相信了吴佩孚,并且保举他进入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这也是吴佩孚军事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转变。
之后的情况就很明了了,吴佩孚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投入曹锟麾下,民国成立后,曹锟得到袁世凯重用,他的职务也是水涨船高,直到成为直系军阀的领军人物。
对于自己的伯乐郭绪栋,吴佩孚一直没有忘记他,后来郭绪栋来了,吴佩孚就将他任命为自己的秘书长,但是对于这一官职,郭绪栋并不满意,他希望能衣锦还乡,不久,在吴佩孚的运作下,北京政府调任郭绪栋为山东盐政使,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大官了,可是郭绪栋还不是太满意,他提出要求,希望能当山东省长。
面对郭绪栋的要求,吴佩孚再次表示可以,经过他半年的软磨硬泡,北京政府终于下令任命郭绪栋为山东省长,这一次,他算是满足,不过也许是命运使然,还没上任前便病逝了。
郭绪栋死后,吴佩孚很是悲痛,他请求北京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的职位,就这样,郭绪栋的家人最后领到的,也是陆军上将的抚恤,可以说,郭绪栋后半辈子的风光,实际上都源于当初他的眼光超前,给了吴佩孚一个机会,果然是没有看错人,最后吴佩孚当了总司令,他也当上了省长,当真是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