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继承先辈精神,初心不改,本色不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不懈奋斗。在“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有志青年奋勇争先、踏浪前行;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续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序
戊戍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深感要改变老旧中国的现状,必须要有一支新的力量。1900年,27岁的他激情澎湃地写下了《少年中国说》。
其中写道:“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此后,历史正如梁启超当年所热切期盼的那样展现——
梁启超像
11年后,武昌起义爆发,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青年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1912年2月12日,清廷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宣告终结。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
19年后,五四运动爆发,中国青年第一次以整体的力量走上改变老旧中国的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游行场景
21年后,13位以青年为主的代表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49年后,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和牺牲,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建了新中国。
开国大典彩色视频截图 来自中央档案馆
119年后的今天,一个日益强盛,前途光明的“少年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1935年,时年36岁的中国共产党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烈士,在敌人狱中用米汤秘密写下不朽名篇《可爱的中国》。他深情地把祖国喻为可爱的母亲,但又痛心地看到她处处受人欺辱。
烈士方志敏图
他写道:“半殖民地的中国,处处都是吃亏受苦,有口无处诉。但是,朋友,我却因每一次受到的刺激,就更加坚定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决心。我是常常这样想着,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蚁命!”
方志敏烈士的话,是那一代青年挚爱祖国和人民的心声,是他们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奋斗与牺牲的铮铮誓言。
这正是一代代中国有志青年之魂——爱国与担当。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一代又一代青年在饱经风浪中挺立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初心不改,本色不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不懈奋斗,谱写下壮阔的新篇章。
编辑:陈 凯
校审:左 欣
来源: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