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被抱走“消失”的半小时里,经历了哪些事?

2020-09-26     孕妈学堂

原标题:新生儿出生被抱走“消失”的半小时里,经历了哪些事?

芽芽妈在生完宝宝的时候,历经40个小时,最期待的就是临产的那一瞬间,可是芽芽妈就看了一眼宝宝可爱的模样,他就被放在婴儿车里带走了。那么,宝宝在离开我们的这段时间里,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宝宝在做什么

宝宝刚出生,家里人的关注点都在宝宝身上,这个时候被护士带走,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宝宝要经历出生后的一系列健康观察和出生登记。

01

剪脐带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脐带是主要的营养供应通道,等完成使命后,会由护士剪短,并进行消毒。在无感染、外伤的情况下,脐带大概在3~7天内自行脱落。

02

拍哭促呼吸

拍哭是为了促使宝宝吸入第一口空气,让处于待机状态的肺部开始运行工作。

啼哭可以让宝宝的肺部充满空气,促使他们呼吸,也可以判断他们的器官是否发育正常。

如果宝宝没有啼哭,医护人员还会通过拍打屁股、脚心来帮助宝宝呼吸。

03

清洁

宝宝出生后,会带着很多血液、羊水、胎脂等污垢,看起来皱皱巴巴,很难看。为了避免他们细菌感染,变回小天使的模样,护士们会为他们洗澡。

同时,医生会将婴儿口腔、鼻腔里残留的的羊水进行吸出、清理,防止呛入,影响呼吸系统。

04

记录信息

医生会给在宝宝出产房前,给宝宝带上记录母亲名字、身份等信息的手环、脚环。同时,记录宝宝的出生日期、时间,量身高、测体重,性别等信息。

05

注射卡介苗

被称为出生第一针,宝宝们在出生的一天之内都必须注射,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可以有效降低肺结核病和脑膜炎的发病率。

06

阿普加评分

给宝宝建立档案,测量头围、脚印、胸围等,主要是为了测量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异常,可以及早治疗。

在宝宝的出生后的第一分钟、第五分钟、第十分钟进行,对他们的肌张力、脉搏、反射、皮肤颜色、呼吸等五项体征进行标准评估,每一项为0分、1分、2分。 满十分为正常,七分以下可能患有轻度窒息,四分以下考虑患有重度窒息,大多数正常的新生儿评分基本在7~10分左右。

宝宝回来后如何护理

宝宝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观察,回到妈妈身边,这个时候妈妈还需要做些什么日常护理呢?

01

注意保暖

宝宝回来以后,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需要给宝宝准备一些保暖衣物。

02

喂奶

美国儿科医学会:产后的一小时是黄金一小时,最好在半小时内开始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

妈妈分娩后,会开始分泌乳汁,让宝宝越早吮吸,越能刺激妈妈的乳房,让乳汁尽快分泌,还可以让宝宝更加适应妈妈的乳房,使得日后的喂养更加顺利。

一般来说,初乳为产后2~3天内分泌的乳汁,其包含的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含量都比日后的乳汁高出几倍,并且还有各种免疫物质,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宝拉·凯莉,《找对育儿方法的第一本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大J,《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中国妇女出版社,2017

【3】斯蒂文·谢尔弗,《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有限公司,2018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RWWzXQBd8y1i3sJVn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