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德阳3月10日讯(曾立 文/图)国内最大抽水蓄能机组长龙山转子中心体锻件、“华龙一号”核电高压焊接转子顺利锻造完成,福建霞浦CFR600示范快堆机组项目低压转子完成轮槽铣粗铣,单机容量百万千瓦的白鹤滩项目左岸第三台转轮吊运出厂……近日,德阳经开区企业复工复产陆续传来好消息。
精准施治,分类施策。在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德阳经开区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小区和不同企业、不同需求,将精细化管控和差异化服务贯穿始终,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发挥“三个作用”,织密群防群治防护网
物业公司和小区志愿者为居家群众买菜购物,送货上门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战“疫”号令响起,面对防控一线人员紧张困难,经开区迅速发出号召,动员各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你们全力做好面上防控工作,综合协调保障和各类数据统计报送我们来做。”“第一批物资已采购到位,给医院下拨的经费也全部到位。”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部门密切协同、主动担责。经开区机关295名党员干部全部奔赴防控一线,到共建社区小区报到,亮身份、做表率。各社区党委(支部)迅速整合力量,组织发动1000余名基层党员加入防控工作,以37个社区(村)为网格、495个小区(院落)为单元,全覆盖组建由街道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社区服务中心医生、小区物业公司、小区业委会、骨干党员、小区自愿者等组成的疫情防控队伍。最大限度调动街道属地力量、行业(部门)主管力量、社会参与力量、群众自治力量四支力量作用。
队伍建起来,措施落下去。街道、社区两级党组织统筹力量,实行分管领导包辖区、机关干部包片区、社区干部包小区、网格员包人的“五包”制度,每个小区落实“六个一”力量,即:一个街道责任领导,一组机关干部,一名社区“两委”干部,一名社区民警,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和一名物业公司责任人或业委会负责人,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系统,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
严格落实管控措施,竭力为群众提供方便
小区分类管控,严格人员进出登记排查
“最近排查的重点是新返回德阳的住户,前几天我们在电话中了解到一名即将从日本返回的留学生,我们及时给他做工作,希望他延迟回来的时间,或者回到家后进行居家隔离观察。”沂河社区党委书记朱兴萍告诉笔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调为Ⅱ级后,主要路口卡点撤除,小区大门成为唯一关口。她们很快调整工作重点,联合当地派出所,对前期掌握的小区“空巢住户”挨家挨户打电话,及时掌握他们的返程信息,提前做好防控措施。
针对小区不同类型特点,德阳经开区实行精准施治,严格落实小区封闭管理。商住小区突出“物业+”模式,建立“1+9”工作机制,每个小区由街道社区、物业、医生等9人负责,严格落实“小区疫情防控十条措施”。“三无”小区突出“社区+”模式,社区临时接管,发动居民成立志愿者服务队,24小时“值守式”管控。机关、企业家属区突出“管理方+”模式,与宿舍主管单位共同增派志愿者,实行“护卫式”管控。农村散居点突出“小组+”模式,建立村管要道、组包院落责任体系,设立疫情防控检测点19个,下派社区(村)两委干部和志愿者蹲点值守。为居民发放绿卡或黄卡,实行凭卡出入。
为减少出入登记时间,南滨佳苑小区建立“网上登记系统”,外来人员扫描二维码,就可在手机上迅速完成无接触登记。“非常方便、便捷,我觉得这个搞得很好,让我们更安心了。”业主杜先生说。旌湖星辰小区推出“帮买菜、送到户、零接触”服务,住户在微信群下单,党员志愿者每天义务帮助业主们购买,为老年人和不方便出门的住户送货到家。枕水小镇物业公司甘当免费蔬菜“批发商”,每天到市场批发蔬菜水果,为居民挨家挨户分发。
分类施策、专班推进,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东汽车间正在进行紧张焊接
2月3日上午9点,资本市场历史上的首次远程网上路演在英杰电气如期举行,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网络视频向广大投资者介绍公司投资价值,回答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并成功登陆创业板。机关先上岗,一线后复工。为减小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大年初二,经开区便协调市疾控中心专家,为企业现场讲解防控知识;初四制定下发“七个必须、七个不准”,明确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机关人员率先返岗,指导制定企业防控工作方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做好复工准备,分批开展防控知识培训,做好物流运输、生产要素以及应急物资调配。
区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占比重、产值高,车间人员密度低,被列入低风险企业,优先保障、率先复工。得知二重、东汽、国机重装等企业防疫物资短缺消息后,经开区立即协调当地医药公司和上级部门帮助采购,第一时间为企业送去口罩2万余个,消毒液500多公斤。1月30日,东电白鹤滩项目率先复工;2月10日,包括6户央企在内的8户龙头企业全部复工,8户骨干企业7户复工。二重万航复工第一周就完成875件(火次)高强度锻件生产任务,8万吨模锻压力机完成55件(火次)重点锻件的生产任务。
“干部职工健康、外出情况掌握清楚没有?计划复工人员进行严格筛查没有?防疫物资缺口是多少?”连日来,经开区先后组建20多个服务专班,深入130余户规上企业现场办公,对企业人员筛查、物资储备、宣传警示等“五五法”复工要件逐一审核,帮助发现整改问题,“一企一策”制定复工方案。他们还编印《在建项目复工管理流程》《在建项目复工指南》,为33个在建项目落实健康审核等防疫措施,推出“经开宅家乐”,组织近50家商场、大型超市和餐饮企业进行线上销售,分批指导不同类别服务业企业有序复产。
“一人一企”、“保姆”服务,全力解决企业需求
专车接回项目复工人员
2月24日下午2点,从江苏宜兴返回的德阳经开区项目服务专车驶入德阳汽车南站,同时抵达的还有百事食品四川生产基地项目32名返岗员工。“我们提前通知所有员工在当地进行健康检查,按时到指定地点集合。”看到返岗员工安全入住项目现场后,百事食品项目负责人黄耀成感动地说:“来回3600多公里,真没想到他们会派专车来接我们,我们将尽快完善项目防控措施,加快推进百事食品项目建设。
“既要保证疫情防控无漏洞,又要全面复工保产能,企业在物资保障、用工需求等方面都会遇到诸多问题,我们的责任就是为大家解难纾困,帮助企业加快复工达产。”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郝勇说,他们实行“一人一企业”“一项目一秘书”,安排专人为企业提供“保姆式”跟踪服务,提前深入200余户企业登记核查,了解企业需求,指导企业开展防疫知识培训、落实防控措施、搞好物资储备,协调解决资金、交通、电力等要素保障,对复工企业进行暗访督查,确保产能上得快,防控不松劲。
“今天来办健康证,自己不太懂,感谢工作人员手把手教我办,有了这个证明,就可以顺利上岗了!”经开区设立免费健康服务点,组织志愿服务队现场指导二维码申报和预约体检,为企业搭建“健康返岗绿色通道”,协调帮助企业发布网络招聘信息,解决用工难,采取“预约办、网上办、容缺办、单独办”等方式,缩短行政审批时限。截至目前,德阳经开区120余户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92户规上服务业和限上商贸流通企业92%复工,33个在建项目全部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