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表走时是与振动、赫兹、节拍的快、慢​有关

2020-09-14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原标题:机械手表走时是与振动、赫兹、节拍的快、慢​有关

老铁们好,每天分享有趣的手表知识,这里是【匠客表阁】。机械手表中,机心里遇到几个参数:振动(vph)、赫兹(Hz)、节拍(bph),它是机械表都具有这一项参数,而且关乎手表的走时精度、甚至影响到保养周期的长短,今天我们聊一聊它们在机械机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什么叫作赫兹?

赫兹是公制单位不是手表专用词汇:赫兹是计算频率的单位,意为每秒的周期运动次数。1赫兹代表每秒钟周期振动1次,类似以推。

什么叫作节拍?

是指一分钟多少拍,则在钟表机心指的是即每小时摆轮单程摆动的次数。

什么叫作振动频率?

指的是机械表机心中摆轮以同一个方向,连续通过两次平衡位置的时段,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周期,一小时内摆轮左右摆动(振动)的次数,一般用V/H做单位。

机械表的机心的振动频率(vph)=节拍(bpm),可以这样说赫兹与振动频率、节拍单位需要换算时,要除以7200才能折算折算出赫兹单位,比如:振动频率为28800每小时,它的振动频率即为4 赫兹。

振动频率的高低能判断一款手表品质的高低来说有什么用吗?例如:钟表的机心走动从每小时18000次到28800次甚至72000次不等,它们的走动频率是不固定的。

答案:基本没什么用,不作为高低档手表评判的主要依据。

相信很多表友们会很迷惑振动频率为什么有高有低呢?

钟表的振动频率被制作成标准的每小时18000次,如果机心运转不稳定,摆轮在1小时内少运动了5次,那么一小时就会产生1秒误差;如果同样情况发生在振动频率36000次的机心上,一小时只会有0.5秒的误差。似乎结果是振动频率越高的表走的越准的意思,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为什么现在绝大多数表的振动频率还都在18000至28800之间呢?

振动频率快不一定走得准。

因为它只是一个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更多的取决于机心的整体品质,毕竟机心是一个整体。擒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例如:装配和调校,温差,齿轮组的相互摩擦都会让机心的表现有所差异。当振动频率越高,对部件、润滑油的损耗也就越高,所以振动频率28800的表照样有大把走得不准。

我最前面说振动频率的高低判断一款手表品质的高低来说基本没什么用,但是摆轮直径的大小是影响摆频高低的因素之一,所以说振动频率越低,摆轮越大。其实,一块机械表的机心振动频率的高低不决定手表走时的精准,我们也没必要纠结了。

赫兹又是怎么回事?

赫兹与摆频最大的不同是:摆频以每小时为单位,摆轮运动一次即为一次,而赫兹以每秒为单位,运转一个周期为1赫兹。当一块腕表的ETA2892机心的摆频频率为28800次,折算下来就是4赫兹。证明:摆轮每秒往复(摆过去和摆回来)旋转运动4次,换算成摆频的话就是4×2×60(秒)×60(分钟)=28800次/小时。

同理,也就是说:10赫兹就是10×2×60(秒)×60(分钟)=72000次/小时。

也就是说机械表中的机心参考:振动(vph)、赫兹(Hz)、节拍(bph)快与慢会影响一块手表的精准度和寿命。小编今天给大家科普知识,学会吗?

温馨提示

总而言之,就机械表而言

无论是高振频还是低振频

都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

4~5Hz的振频最为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