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看懂这部剧吗?里面有双料视后的人生

2020-04-11   埋堆堆官方

继娴妃之后,佘诗曼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而这次她的身份是一个东北姑娘。


没错,是东北姑娘,美得张扬跋扈,性格直接豪爽,听起来和佘诗曼完全不同。


不少人都惊叹,明明已经功成名就,她偏要踏出舒适圈,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己。



这就是佘诗曼吧,她的人生从来都是不容易。如果要用一部剧来了解她,应该就是《凤凰四重奏》了。


这部剧当年帮她获得双料视后,也从某个方面反映了她走过的路!


生不逢时,命运艰难


1975年,佘诗曼生于一个香港家庭,有爸妈的疼爱,有哥哥的照顾,生活幸福。


在她5岁那年,妈妈怀上了弟弟,全家人都兴高采烈地等待新生命的到来。然而她的爸爸却因为交通事故而去世。


5岁的她还不明白死亡意味着什么,只知道爸爸再也不会回家了;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了妈妈身上;不能去看电影,如果想玩,要到免费的公园......



童年时候的佘诗曼突遭变故,却还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只能暂时认命,就像第一个凤凰,魏瑜凤那样。


清末年间,魏家小姐瑜凤和厨子之子余赐是青梅竹马,曾经约定过要厮守终生。


不过,小姐和下人之恋,在充满阶级观念的清代是不容许的。


瑜凤因为家道中落,被迫嫁了门当户对的太史公之子汪毓麟。心灰意冷的余赐在失恋之下,跟从了名师学厨。



被迫嫁到汪家的瑜凤问:为什么不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却被一番门当户对的理论说得哑口无言。



汪毓麟是个败家子,不学无术,很快就败光了身家。


而此时学成归来的余赐想带瑜凤离开,被瑜凤毅然拒绝了。她要留在汪家,照顾和她毫无感情的相公和家人。



封建枷锁的束缚下,纵然有锦衣华食,也不过是只笼中鸟。


这个年代的女人,没有能力反抗所有的压迫,面对一切的不幸,只能说一句“认命”。



把握命运,敢于争取


长大后的佘诗曼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瑞士酒店管理大学。只是毕业以后,酒店行业不景气,她一直找不到工作。


她只能去饭店兼职,到酒吧推销啤酒,做起了“啤酒妹”。不过妈妈并不想她这样,鼓励她去参加香港小姐竞选。


没想到准备仓促的佘诗曼,居然在激烈的比赛中获得了季军,成功进入娱乐圈。


而且当时冠军和亚军同时喜欢上一个富家子,惹出不少丑闻,作为季军的她幸运地获得了更多的资源。



青年时候的佘诗曼没有一味地向命运屈服,反而努力争取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就像第二个凤凰,汪子君那样。


五四运动时期的汪子君,是汪毓麟和瑜凤的女儿。她有机会读高中,有着新思想新观念。


而李吉祥是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和鲁迅一样弃医从文,成为了子君的老师。



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师生恋在民初时期,同样是不合礼数的事情。


当子君和吉祥的恋爱被发现以后,立马就遭到家人的极力阻止。



家人一直希望子君成为“瑜凤二号”,贤良淑德。但是子君不愿走上母亲的旧路,她想要的是恋爱自由的权利。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子君想要的,不仅仅是和老师的一段情,更多的是自由。深知自由可贵的她,带着吉祥私奔了。



子君比起母亲瑜凤,无疑更幸运。幸运在于,她觉醒了。她知道幸福要靠自己争取,她懂得什么叫恋爱自由,什么是反抗。



接受嘲讽,默默耕耘


刚入行的佘诗曼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受到不少质疑。


在拍摄第一部戏《雪山飞狐》时,她还不懂怎么说好台词。说话太小声,太温柔,被当时的媒体和观众讽刺为“鸡仔声”。


除此之外,还有剧组工作人员对她破口大骂,朝她扔剧本。



但她并没有被吓到,也没有逃避问题,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默默努力。台词不行就每天大声朗读报纸;演戏不懂,就不停请教前辈......


就这样,佘诗曼成长飞快。在2000年拍摄《十月初五的月光》的时候,演技终于被观众认可。


她也爱上了演戏,从《金枝欲孽》到《火舞黄沙》、《凤凰四重奏》,再到《使徒行者》......她一次又一次给观众带来惊喜,也获得了很多荣誉。



步入中年的佘诗曼靠着不认命、努力拼搏的精神,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就像第三个凤凰,白慧珍那样。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白慧珍和戴立仁因为一次炸弹案而结缘。


白慧珍是汪子君的孙女,也是个精明能干的女性。她不想一直待在家,希望出去工作。



偏偏他的丈夫戴立仁是个大男人,在他看来,妻子出来工作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慧珍偷偷工作并且获得了赏识。事业上带来的满足感让她意识到,家庭主妇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通过和戴立仁多番争吵,她终于让丈夫感受到什么叫男女平等,什么叫互相尊重。



即使是现代,我们依然有很多规条框架来定位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别。


“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终于被慧珍的连翻努力打破了。



情路坎坷,一人潇洒


不像事业上大红大紫,佘诗曼的爱情总是多变的。


在瑞士读书的时候,她曾有过一段甜蜜的爱情。然而她无法为了爱情离开妈妈,留在瑞士,只能忍痛分手。


入行后,在拍《十月初五的月光》期间,她和张智霖传了不少绯闻。但那个时候,张智霖已经和袁咏仪在一起,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惹来很多吃瓜群众。


后来,佘诗曼刻意和张智霖保持距离,又与袁咏仪交好,才从这段关系中解脱出来。



之后,佘诗曼因为拍《情缘汽车机》遇到了陈浩民。两个人在拍戏的过程中,日久生情。不过为了事业,一直没有对外承认,承认之时已是分手收场。


还有郑嘉颖,两人因为拍《法证先锋2》结缘。虽然没有官宣,但观众认为他们很般配,应该能修成正果。没想到最后还是分手了。


在爱情方面,佘诗曼似乎是易恋爱体质,拍戏时总能传出恋情。她曾透露自己谈过不下10次恋爱,但已经40多岁的她,还是单身一人。



不过她并不认为这是错误的,反而很享受单身的状态。在她看来,爱情不是必不可少,而且锦上添花。


对待爱情的佘诗曼期待爱情,但并不强求,只求享受,就像第四个凤凰,戴思嘉那样。


千禧年代的戴思嘉是白慧珍和戴立仁的女儿。父母早亡,思嘉由姑妈照顾。



思嘉眼看着姑妈多年的婚姻因为姑丈的背叛而分开,不禁笑说一句:“结婚?傻仔就结婚。”



方家安曾经是戴思嘉的同居男友,两个人经过相处以后发现性格差天共地,于是分手。


分手以后思嘉发现自己怀孕了,决意负起责任,当未婚妈妈。而此时方家安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戴思嘉,两个人几经波折,又复合了。



方家安希望对思嘉和BB负起责任,几次向思嘉求婚,都被拒绝了。


思嘉觉得婚姻就是一种束缚。她深爱方家安,但她害怕爱情会因为婚姻而变得日常,然后消失。



在诉说爱情故事的背后,《凤凰四重奏》展现女性如何从向命运妥协到反抗命运,追求自己的幸福。


带着佘诗曼的人生经历,来埋堆堆重温这部剧,说不定你会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