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和王金平拆了国民党的台,这次朱立伦站了出来,韩国瑜就能战胜蔡英文?

2019-12-13     中国网观点中国

刘匡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台湾地区2020年两项选举进入倒计时一个月之际,国民党提名候选人韩国瑜在新北造势现场6万人的热烈拥拱中迎来“三喜临门”:备受蓝营期待的国民党前主席朱立伦正式官宣担任韩国瑜竞选总部主委,另一位前主席马英九和曾当过朱多年副市长的现任新北市长侯友宜也一并现身为韩站台。随后,在朱邀请下,马与吴伯雄、洪秀柱三位前主席一道担任韩荣誉竞总主委。此前,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和前副主席林丰正也分别出任韩全台后援会总团长和全台顾问总团长。至此,韩国瑜与其竞选搭档张善政和朱立伦组成了 “操盘铁三角”,同时组建了一个党魁级别的“五星后援团”,韩阵营竞选组织架构终于完备,国民党念兹在兹大半年的人和与团结问题,初现曙光。

朱立伦的加入对选情并不轻松的韩国瑜无疑是一针强心剂。2019年选战多数时间里,韩都处于四面受敌、疲于应付的被动境地。从“天时”来说,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战略博弈的大棋局下,香港事态不断发酵并被蔡当局借以政治操作,台湾岛内选民多元对立,政治偏好深受极端意识形态和虚假信息绑架,民进党蔡英文在美、日等外部势力押宝介入和助攻下占尽先机。从“地利”来讲,韩国瑜以一在野党南部老穷县城政府团队孤掌之力,“北伐”挑战坐拥垄断执政优势和丰厚党政资源的现任者,只能走“农村突袭城市”的小博大路线。

而最关键的“人和”问题,则又陷入了国民党反复发作的分裂顽疾,从韩国瑜、朱立伦、郭台铭、王金平等人群雄逐鹿,到郭、王“负气出走”,再加上若即若离的党内大老和不时抱薪救火的党主席吴敦义,内耗和分裂成为国民党这一年的矛盾和焦虑焦点,团结革新也成为蓝营选民呼声最高的期望值。尽管前两个方面不在韩控制范围内,但朱立伦的襄助却能够在人和问题上释放积极信号:朱兼具家族背景、地方势力和精英身份,是介于中生代与“老蓝男”的天王级政治人物,也是党内除吴敦义外亲赴一线助韩的地位最高者,他出马不但能带动其他前辈大佬、地方山头积极辅选,还可能向郭、王释放回归国民党的压力与号召。就在朱喊话选举就是要“多交朋友,少树敌人”的档口,党内立即出现了“万事俱备,只欠郭王”的舆论风向。

同时,朱立伦作为国民党内政治历练完整、政治经验丰富、政治资源广博的政治精英,其政治加成不仅是象征层面的,同样也会带来巨大的现实收益。从选民结构看,韩最被诟病的草莽性格不对所谓“知识蓝”“经济蓝”乃至“非蓝非绿”的中间选民胃口,而他们恰容易被朱立伦这种政治性格温和、务实、专业的技术官僚吸引。而这类选民集聚的北北基地区,特别是头号票仓新北市更是朱立伦及其嫡系侯友谊多年深耕细作之地。朱卸任前多次被岛内《远见》杂志等媒体评鉴为“五星县市长”,侯淡化蓝绿色彩,市政优先、政治次之的勤政姿态也受到市民欣赏。新北市历年蓝绿选票差异波动较大,说明有大量“看人不看党”、更重视政绩的游移选民。因此,对于靠“韩流”起势、在南台湾掀起“庶民起义”的韩国瑜来说,朱立伦阵营在北部的影响力,有望弥补韩在选民阶层、结构、世代乃至南北区域差异等方面的落差与失衡。

从选战技术层面观察,朱立伦吴敦义并列当前国民党内历练最为完整之人,其中又以朱行政经验更为丰富,更兼其上届选举亲自操作“换柱”的成败得失经验。在间不容发、不容有失的选战冲刺之月里,朱这位“政治精算师”的操盘调度、调和鼎鼐和老成谋国功力,对于惯于“非典型”政治作业、团队经验不足、优势鲜明弱项突出的韩国瑜也自然大有裨益,既是军师,也是防火墙。朱刚一上任就动员多位前主席为韩助选,又用直播等形式扩大选民接触范围,其政治起手式的精准度和爆发力可见一斑。此外,韩此前更多依赖自己团队打选战,缺乏与党内组织机器的有效整合,鉴于朱自上而下的影响力,其有望成为国民党中央、各地方党部和地方民意代表候选人与韩阵营的黏合剂和节拍器,让党内形成分进合击的“联合竞选”态势,再扩大韩“母鸡效应”反哺政党票和民代票。

从朱立伦的角度来看,正如朱自己对国民党其他成员“放下小我”的喊话一样,其本人也经过了天人交战的长考。朱此前多次呼吁团结,但始终没有轻易放下“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国民党前主席的身段辅佐韩国瑜。韩此前赴新北造势时侯友宜未尽“地主之谊”;在韩阵营争取朱担任韩竞选副手无果,连战因年高婉拒担任韩竞总主委之后,韩阵营又数度暗示希望朱能出任却未获对方明确回应。如此种种,难免引起外界两人心结之议。如今,在选情紧绷、国民党面临背水一战的局面下,作为党内重要一极的朱能够披挂上阵,不但需要破除些许明日黄花、壮志未竞的“小我”情绪,而且,无论选战成败如何,朱在选后有了以“天王回归”姿态重回国民党中央核心圈,去开疆拓土或重整河山的“成全大我”正当性。这与赖清德在台南市长任期满后,也需要用蔡英文当局行政首脑的职务进行过渡,为自己争取2020选举党内初选门票,有异曲同工的逻辑。

只不过,选举永远是动态演进而不能是纸上谈兵,朱立伦的加成效应不会自动转化为韩国瑜的选票。在这场台湾史上最为波诡云谲、也被认为是最难预测的一场选举中,韩朱联手的时机显然经过拿捏,但终究略迟而失了先手。回想四年前,当朱处于而今韩的位置,民调同样大幅落后蔡英文,朱同样在12月才赢回党内各路天王大佬实现党内形式团结,更身兼党主席和党产资源的加持,但最终仍以败北辞职收场。四年后时过境迁,朱变为韩的抬轿人,但国民党似乎又陷入类似的迷思螺旋和预期陷阱。韩朱阵营还需要未来的一个月,来验证其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去跳出循环。(责任编辑:王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4CE_m4BMH2_cNUgcf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