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3岁就被纳入后宫,给乾隆养了两个儿女,死后皇帝亲自祭奠

2020-01-21     清宫史话

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初一的上午,京城西郊西花园一片肃穆,67岁的乾隆帝亲自来到一金棺前举起了酒杯,他在向刚刚死去的一名妃子祭奠,能够得到大清天子的亲自祭奠,想必棺中的这个女人不是一般人,她在乾隆心中定有一定的位置,不错,这个女人便是在乾隆后宫占据一席之地的舒妃。

乾隆六年二月初七这一天,紫禁城内热闹非凡,许多正值妙龄的少女正在参加三年一度的选秀,在这次选秀中,只有一名女子被选中,她就是正黄旗满洲侍郎纳兰永寿的女儿叶赫那拉氏。

其实,清朝选秀在一定程度上拼的是家世出身,叶赫那拉氏来头就不小,她的曾祖父是康熙朝著名权相纳兰明珠,姐夫是大清皇后(孝贤皇后)的亲弟弟傅恒,再加上叶赫那拉氏长得端庄淑丽,一看就是名门出身的大家闺秀,因此她毫无意外地被选中了,没过几天,叶赫那拉氏便被召进了后宫,被册封为舒嫔。

叶赫那拉氏入宫后,发现排在自己前面的几乎都是皇帝做皇子时期的福晋或侍妾,只有一人例外,这个人便是怡嫔柏氏。柏氏是一名来自江南地区的汉女,她并非是通过选秀入宫,而是由外地官员进献过来的。不过,柏氏当时是乾隆最宠爱的女人,叶赫那拉氏感受到了压力,宫中不比家里,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跌入万丈深渊,因此,叶赫那拉氏需要小心翼翼地服侍皇帝。

虽然叶赫那拉氏并没有怡嫔那般得宠,但她有崇庆皇太后的支持,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乾隆对母亲从来就是言听计从,有了太后的支持,叶赫那拉氏不怕得不到晋升。

不久,宫中便传出消息,有一名宫女竟然被皇帝封了贵人,这名宫女姓魏,来自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管领,父亲是内管领魏清泰。叶赫那拉氏初见魏氏,便觉得魏氏非一般女子,虽然她出身不如自己,但长得却是俏丽,人又极其聪慧,将来定会前途无量。

果不其然,乾隆十三年,乾隆帝最至爱的女人孝贤皇后病逝于东巡途中。随后,乾隆对后宫人事进行了调整,舒嫔叶赫那拉氏被晋为舒妃,宫女出身的魏氏被晋为令妃,此时的怡嫔柏氏已经失去了宠爱,因而并没有得到晋封。

话说,自从叶赫那拉氏被晋为舒妃之后,乾隆对她的宠幸渐渐地增多了,深受天恩的她不负所望,在乾隆十六年生下了皇十子,一位可爱的小阿哥,看着躺在身边的儿子,叶赫那拉氏十分欢喜,不过,叶赫那拉氏的身体因生育受到极大损耗,太医告诉她,她以后能够生育的机会将不大了。

此后,叶赫那拉氏便经常为儿子祈祷,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然而,令叶赫那拉氏绝望的是,仅过了两年,宫中便传出了皇十子夭折的消息,叶赫那拉氏万念俱灰,每天以泪洗面,却又无可奈何。听闻爱妃伤心,乾隆也赶到寝宫安慰,恰好嘉贵妃在前一年刚生下了十一阿哥(永瑆),于是乾隆便下旨将十一阿哥归在了舒妃叶赫那拉氏的名下,从此,十一阿哥便成了叶赫那拉氏的养子。

乾隆二十三年,正值盛宠的令妃为乾隆生下了九公主(和硕和恪公主),乾隆二话没说,同样将九公主交给了舒妃抚养。此时的叶赫那拉氏终于宽心了一些,虽然十一阿哥与九公主不是自己亲生的,但也算是儿女双全了,有了小阿哥和小公主的陪伴,自己生活也多了几分乐趣。

此后,乾隆后宫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变动,那就是乾隆三十年继后剪发失宠事件,这次事件,令妃成了最终的胜利者,因此而被晋封为皇贵妃,成了六宫之主。看到家世远不及自己的令妃统摄六宫,叶赫那拉氏自是羡慕不已,或许这就是命吧,她已经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乾隆三十七年,乾隆下旨将九公主嫁给了一等公兆惠的儿子札兰泰,看到女儿(养女)披上嫁衣,叶赫那拉氏无比欣慰,此时的养子十一阿哥永瑆也已经21岁了,在叶赫那拉氏的细心呵护下,永瑆才华横溢,是乾隆众多儿子中的佼佼者,叶赫那拉氏在这个养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此后,后宫的一些姐妹相继离世,先是豫妃,再是庆贵妃,最后是令皇贵妃,放眼整个大清后宫,叶赫那拉氏竟成了排位最高的妃主。然而,这一天似乎来得太晚了,此时的叶赫那拉氏也是疾病缠身,她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

乾隆四十年五月三十日,舒妃叶赫那拉氏病逝于圆明园,享年50岁。

随即便出现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乾隆下令将叶赫那拉氏的金棺移至西花园,亲自到棺前祭奠,并让六阿哥永瑢、十一阿哥永瑆、阿哥绵亿(永琪之子)、绵聪(永瑆之子)、九额驸札兰泰、丰绅济伦(四公主之子)给舒妃穿孝,穿孝队伍如此庞大,足见乾隆对这位爱妃丧仪的重视。

参考资料:《清朝后妃传稿》《清皇室四谱》《内务府来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0oayW8BjYh_GJGV--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