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为杨坤diss《惊雷》的事情,一直在持续发酵,而杨坤本人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复,他表示:“咖啡我喝,大蒜我也吃,但《惊雷》就算了。”很多网友都说:这骂人都不带脏字啊!
其实,这是大家第一次看到杨坤diss,在这之前他留给大家的印象都是痞帅、搞笑的人设,所以这次的事情让大家大口大口的吃瓜。
但是大家有没有好好想过,杨坤为什么说《惊雷》恶心人?为什么言外之意说这不能算音乐?其实这一切的开始,都要从杨坤未出名之前说起!
1.唱一首歌5块钱
1972年,杨坤出生于内蒙古包头,他是老大(后有了弟弟杨宇),父母都是钢铁厂的工人,每个月的工资并不多,不过也能支撑得起,家里的正常开销。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自己儿时便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直到了读小学的时候,才回到父母的身边。
杨父的教育方式有一些严厉,杨坤儿时没少挨打,所以他很小就特懂事。
杨坤当时还没有正式接触音乐,不过会看到父亲玩二胡,他感兴趣也不敢说,父亲只觉得:自己会一门手艺,那才能过好日子。
所以杨坤在1987年,被父亲托关系送到钢厂了,但是这一眼望到死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
每天下班也没有地方可去,只能去旁边的音乐俱乐部听歌,好歹不花钱啊,于是杨坤每天都去,因此对音乐有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歌手没有来,这杨坤便毛遂自荐说:我能唱一首么?
于是他第一次登台唱了《安妮》,可没想到,竟然被老板看中了,直接给他一首歌5块钱的价格(那时他月工资还不到一百块)。
后来也有朋友说:可能这就是天意吧。
2.独闯北漂,遇"白雪"
后来杨坤越来越喜欢唱歌,自己还包揽了不少奖项,同时他也想改变父亲对自己的看法,可是父亲还是坚守自己的理念。
在1990年,杨坤听说文工团招人,自己便去试试了,没想到直接被录取了。
当时部队没有演出的时候,自己就去接小活,没想到不仅赚了钱,还倒搭了不少。
因唱歌太累,嗓子需要做手术,医生意思是必须来北京,这杨坤指着用嗓子吃饭呢,那肯定听医生的啊。
没想到,这次北京之旅,彻底改变了他。
1993年,杨坤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活,一天赚的钱连吃饭都不够,还要交房租,也经常面临失业,所以他创下了55次搬家记录。
后来杨坤便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时他遇到了白雪,这姑娘也是内蒙古的,二人也算是老乡,而且在1990年,两个人在一起见过,所以白雪这一看,还是去她那里住吧。
这才开始了一段恋爱,这段爱情让杨坤一生难忘。
二人在一起的时候,完全是白雪在养活他,分手了白雪还把一个手势留给了杨坤,他直接当了几百块钱。
这啥也没有了,只能回到自己的小出租屋生活。
3.十年磨一剑
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在杨坤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2002年,被"北漂"折腾够呛的杨坤,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陈琳,通过陈琳,杨坤签约了唱片公司,出了专辑《无所谓》。
我觉得这首歌,在当时不仅创下了音乐记录,更是通过极具辩识力的嗓音,在乐坛站稳脚跟。
当时《无所谓》近80多万的销售量,这可是让很多当红歌星胆战心惊,他们怕的不是这首歌,而是杨坤,第一个专辑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其实,这首歌不仅仅写自己吃的苦,更是写给了白雪,后来杨坤提起她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惋惜:苦的时候要是一直跟着我就好了,现在好了又没了。
如果白雪还在的话,一定会很高兴吧!
杨坤事业一路上升,自然是赚了很多钱,所以他也投身于更严格的音乐。
这就是杨坤的成名之路,他吃的苦比任何人都多,完全凭借实力才上来的!
论资历、论专业度,他有资格评价《惊雷》不入流。
4.《惊雷》能否算作音乐?
杨坤对于音乐一直是特别严格的,严格到每一个尾音都处理的毫无瑕疵,因为他之前的经历告诉他:你不会真正的音乐,永远站不稳。
所以杨坤的后来很多歌曲,例如《路灯下的小姑娘》、《空城》等歌曲,都特强调尾音,因为这是最能展示出一个优秀歌手的唱功。
这次讨论《惊雷》,杨坤是直言说出(这性格喜欢),后来原唱解释说:杨坤玩的是高档音乐,我们玩的是低档音乐。
原本他的解释确实可以让人理解的,毕竟有人攻击他的歌,原唱发声也是正常。
但是他结尾的时候说了一句:《惊雷》比您任何一首歌都火。
这句话他真的不应该说出口,这不是伤口上撒盐,变相开撕的节奏么。
随后坤哥也用咖啡和大蒜,间接说明了一些问题。
其实,坤哥完全是站在一个专业音乐人的角度去美言的这首歌,而对于大家来说《惊雷》就是图一乐呵乐呵的事。
所以啊,大家还是不要一直说这件事情了,本身经历都不相同,一个是歌曲,这个是喊麦,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
娱乐小总结:杨坤能火真的是值得,毕竟对音乐付出了那么多年,我觉得坤哥的故事真的可以拍一部励志电影了!
最后我还是想问问,如果《惊雷》出专辑,能卖出8张不?
看娱乐热点,追热播影视,观人间百态,聊大城小爱,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易阅
文:路飞
原创内容抄袭必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阅读参考,如有涉及到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