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爱国爱乡的父子:潮汕人的骄傲陈伟南和陈幼南

2020-04-02     大潮汕湾视点

陈伟南和陈幼南这对父子,一个致力于家乡公益项目的捐资,一个奔走于推动全省尤其是粤东科教事业发展。他们做着不同的事,相似的是,他们都在为提升中华文化和潮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日前,南方日报记者在香港专访了这对父子,听他们讲述殊途同归的爱国心路。


陈伟南:国家要强 教育先强

陈伟南1919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现潮安区),经历了国家内忧外患及遭受日军侵略的战乱,连他家的祖屋也被日军占据。1937年,时年18岁的陈伟南赴港谋生,艰苦打拼出坚实的企业基础。但他始终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国家不强,人民难言幸福和尊严。

阔别家乡几十年之后,1984年,陈伟南应邀返回潮汕大地。他为改革开放的新风气而欣慰,但也为家乡教育状况而心痛。被日本军队炸得支离破碎的旧祠堂,仍作为小学教室,光照很差,连风扇都没有。他认为这是反哺桑梓的时候了,于是在当地捐建了一所占地12亩的现代化小学,后来又投入6000多万元捐建了占地130亩的宝山中学,现有学生4000人。

从此,陈伟南无私襄助之路越走越远,从潮汕家乡扩展到广东和全中国许多地方。他从事慈善捐赠,给自己定出“三不”原则:不等提出,主动捐赠;不图留名,重办实事;不提要求,无私奉献。


这位可敬的老人说:“可以力所能及地贡献社会,就是我人生的福分,也是最大的价值。”陈伟南迄今捐资款额超1.5亿元,其中有八成是投向教育。因为他坚信:国家要强,则教育先强。

祖国如今日渐强盛,在世界上地位举足轻重,陈伟南非常欣慰。他时常勉励年轻人:“对于在世界各地拼搏的华人而言,国家的强大是大家发展的强力后盾。因此,大家理当为国家,尤其是为粤港澳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他曾任潮汕三市政协香港委员联谊会创会会长、广州外商投资商会创会会长,创立香港潮属社团总会。2000年,陈伟南获得香港政府颁发的铜紫荆星章,这些都是对这位慈善家的高度评价。

陈幼南:搭建侨港澳学子创新平台

陈幼南是美加留学的化学工程博士。在父亲的感召下,他回到香港发展,也投入助推国家和家乡建设的行列。虽然与父亲怀有同样的情怀,但他更重视团结年青一代的侨胞和港澳乡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股力量。

1998年,陈幼南创办国际潮青联谊年会,以广泛团结世界杰出潮青。2012年,他接任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成为香港最大潮团组织的掌门人。该会至今已有41个团体会员,会员人数达15万名以上。今年,陈幼南获香港政府颁发的银紫荆星章。他发动总会举办“潮州节”“盂兰胜会”等活动,让青年一代加深对家乡文化的感性认识,深受欢迎。

陈幼南在2013年创立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以下简称“潮博会”),5年间汇聚海内外逾2000名博士学历以上的专家学者。这不仅是专业界潮人联络乡情的网络,更是促进广东发展的智囊团。他们连续4年举办了博士论坛,聚焦食品药品、互联网、新经济、智慧未来等主题,邀请世界顶级学术大家来演讲参与。


与父亲一样关注教育事业发展的陈幼南说:“根据广东省对于粤东地区发展的战略布局,这里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因此,潮博会从两年前就开始倡议创办潮汕大学,得到海内外潮籍人士的积极响应。”

陈幼南积极奔走内地及海外大学,联络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已筹集到1000万元作为启动经费。他告诉记者,将先兴办与产业发展对口的高等研究院,在新材料与工程科学、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智能工程与控制科学、环境工程与地球科学4个方向开展研究。

声明: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rqDPHEBiuFnsJQVyVc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