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夜生活有多Dǎi?来大巴扎逛一圈就知道了

2019-08-15   网上新疆




晚上9点

乌鲁木齐市珊瑚色的天空

才开始渐深



傍晚,市民在乌鲁木齐南湖市民广场休闲娱乐(资料图片)。新疆日报记者 谢龙 摄

告别白昼的燥热

这座镶嵌在祖国西陲的城市

逐渐亮起霓虹

似乎要趁着夏夜凉爽铆足了劲绽放



游客在乌鲁木齐市五一星光夜市上品尝美食(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街巷公园游人如织

店铺摊位攒聚人气

……

灯火璀璨处

“夜经济”方兴未艾



位于城市中心的地标式景区

——乌鲁木齐大巴扎

在流量比拼上当仁不让

建筑、乐器、手工艺品所展现的

新疆多元文化与绝妙风情

被网友们乐道为“诗和远方”



在大巴扎景区,观众在观看歌舞演出(7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这两年

大巴扎延长经营时间

夜市开始在区域内规模成型

来自天山南北的

接地气小吃纷纷“落座”

让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深夜食堂”

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




浙江游客高翔大咬一口手抓羊肉,就着鲜切洋葱一并咀嚼,力求吃法地道。不远处,他的妻子正用相机定格火炉前忙活的烤肉师傅,师傅一手抓肉串在火焰中快速翻转,一手搓着辣椒面、孜然粉均匀撒料,自信灵活的模样引赞连连。

“夜市最具烟火气,当地的风土人情一览无余,大伙儿融入其中,完全不会有距离感。”高翔告诉记者,本来计划当晚开车赶赴下一站,闲逛到大巴扎后,便决定在乌鲁木齐多留一晚,玩尽兴再启程。吃完饭后,他们还准备逛逛大巴扎里的文创店、乐器摊、哈萨克族刺绣铺,“嘴巴满足了,眼睛、耳朵也享享福。”

从事旅游主播多年、在网络社交平台小有名气的张丽华,特地排了长队买来风靡南疆喀什的“网红”酸奶刨冰,一边品尝一边并入正在跳舞的人群做起直播。手机那头,近500名粉丝正与她实时共享夏夜盛宴。

“没想到晚上大巴扎这么热闹,人们更像是来参加一场欢乐嘉年华。”常年往来于国内各大热门旅游城市、景点的张丽华,对能在边疆体验到不输一线城市的繁荣“夜经济”感到兴奋。

资料图片

2019年上半年

新疆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增长

累计接待游客7589.35万人次

同比增长46%

实现旅游收入1152.06亿元

同比增长47.96%



其中

首府乌鲁木齐市

接待游客3007.46万人次

位列全疆第一



近年来,新疆稳定红利持续释放,各项旅游政策悉心护航,大巴扎作为闻名遐迩的老牌景区,开始着眼人们乐享夜间购物、餐饮、休闲的需求点,把经济消费向深夜延伸,塑造全新过硬的品牌形象:建筑街道亮化整修;美食摊位选拔优胜劣汰;聚焦文旅融合,开辟文创产品、非遗项目街区;搭建“文化惠民”舞台,每隔一天就会有附近社区的群众组织文艺节目亮相登台……

凌晨1点多,买买提图尔荪·吾吉熄灭了自家摊位前的灶火,擦洗着一口从父亲手中接过的1958年制的铜蒸锅,500多份面肺子(新疆一种传统蒸煮小吃)卖个精光,当天的营业额突破万元,“我们家卖了60多年的面肺子,过去觉得挣1万元很遥远,现在却是每天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买买提图尔荪·吾吉笑着说,就像是大巴扎日均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再正常不过了。

老手艺有了新平台,住在周边的300多名居民,也因大巴扎有了不少致富新岗位。不少人在忙碌工作后,选择于夜市结伴而坐,几盘小菜一壶茶就是席,三言两语的玩笑话便能舒缓一天的疲惫,他们成了“深夜食堂”的最后一拨客人。

夜越深,霓虹愈发美丽,点亮着一张张劳动者的笑脸。当然,还有边城乌鲁木齐饶有生机的“夜经济”。



最后

跟着央视记者VLOG

再夜游一圈大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