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性患癌症率高于女性,免疫系统来告诉答案

人体好比一个战场,免疫系统就像驻扎在身体里的军队,在与外界袭来的病毒、细菌“作战”时,承担了主要的防御任务。

更重要的是,人体时刻都在产生肿瘤细胞,但并非人人得癌,这也归功于强大的免疫系统。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一致对外,奋勇杀敌,昼夜不停地保护着体内的“和平”。

一旦免疫系统紊乱或崩溃,疾病就会趁机而入,人体的抗肿瘤能力也会下降。

免疫系统在青春期发育最快,25岁左右达到顶峰,30岁之后慢慢下降。不同年龄段的人面临的“免疫危机”不一样,应对方式也不同。

30岁以后,人体免疫功能开始走下坡路,本应好好休整,给免疫系统更多呵护。

但中年时期,尤其是40岁以后,又是人生中经济压力、精神压力最大的阶段,很多人仍年人一样“挥霍”健康,作息不规律、营养跟不上,导致免疫系统最易出问题。

一旦免疫系统崩溃,后果非常严重。有些人感冒后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就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的严重紊乱有关。更严重的是,人体的抗肿瘤能力也可能会下降,更易患癌。

许多人很自然的认为疾病是突发的,其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的疾病都是在长期发展下所形成的,有些微生物在首度引起症状之前,可能已在人体潜伏多年,例如HIV病毒可有长达十年的潜伏期。

当最初之症状终于浮现时,大家都期望能够一针见效,药到病除,但是在治疗过程上却很少有这种大快人心的疗效,正如同入侵的细菌或病毒需要时间来繁殖到足以克服人体的防御一般,人体的免疫系统也需要时间来突破它们的侵袭。

另外,人体亦需要时间修补入侵者所损害的组织及器官。

免疫系统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胸腺的退化。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

研究发现,胸腺衰退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平均每16年缩小近一半,所以T细胞的产量也会相应下降。某些癌症的发病率上升与新T细胞数量下降存在极强的相关性。

免疫监视假说认为,癌细胞在体内不断形成,但是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在新肿瘤形成之前消灭它们。

T细胞持续监测癌细胞,试图摧毁它们。一旦免疫系统变弱,癌细胞存活的几率就会增加。而且,随着胸腺的衰退,这一糟糕情况发生的几率会增加。

研究人员将T细胞和癌细胞之间的较量比喻成“战争”,一旦超过某个阈值,癌细胞就会获胜,并认为,这一阈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且与T细胞的产量成正比。这一假设可以解释癌症发生概率增加的现象。

因为女性胸腺的衰退速率比男性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癌症发病率的性别差异。“这一点是基因突变假说无法解释的。”研究人员分析道。

几乎所有关于癌症的主流研究都基于基因突变而展开。现在,这一最新研究并不是质疑基因突变导致癌症的事实,而是在反思仅仅基于基因突变是否能够解释癌症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因为衰老会导致机体发生很多变化,包括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机体抵御疾病和有害病原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