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杀手”,糖尿病

2019-11-22   答摩健康

本 期 导 读 :

从具体的疾病,谈对疾病的认识。李洪渊老师,以 圆运动 的原理全面解构中医。课后,同学反响热烈,我们整理后,陆续与大家共享!不期无病,期望李洪渊老师对疾病的解读,为我们打开一扇 智慧看待疾病的窗!

为什么会超标呢?

一个药监局的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他去市场上查假药的时候,发现一种药材叫做杜仲,杜仲一掰开,里面有白色的丝相连,他看到这个东西也有白丝相连,但是这个药材太干净了。怀疑这个药材被提取过。他就抽检这个药材,拿回药监局检测,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含量达标。不仅达标反而还超标!

他感觉非常疑惑:为什么会超标呢?

他也搞不清楚,后来问了一些药商,药商告诉他:知道你们要检测,而且知道你们要检测其中的什么成分,比如说你们要查其中的糖分或是别的含量,就从化工市场上买到这种成分的化学物质,把这种物质稀释后喷洒到药材表面。所以你们检测的时候发现它的含量是达标的,而且可能喷的多了,就超标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来现在很多的化学检验、检测。比如说 血糖

“ 血糖高了就是病吗? ”

连西医都讲:血糖高不是病。糖尿病是血糖高引起的并发症才导致的疾病。我们知道,人吃下食物后两小时内消化的最快,体内的血糖就会正常地达到一个高峰,正常情况下,餐前的血糖含量在6个以下是正常的。餐后两小时内在11个以下也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身体内有11个糖的时候会引起疾病吗?既然我们吃饱了饭,11个糖不会引起疾病。那么吃饭前11个糖会引起疾病吗?

我想每个人都知道它是不会引起疾病的,但是餐前体内血糖在11个,这个指标就是异常的。这个异常的指标仅仅是诊断疾病的一个标准,而不能把它作为诊断疾病的唯一标准。如果把它作为唯一的标准,这是不慎重的。

这个指标只能医生去参考,不是病人去参考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决定是否是疾病。

血糖高是因为吃饭多导致的吗?

很多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最简单的功能是让你吃下去的食物慢慢消化。

比如说我们吃下去的食物是两个小时的时候达到消化的最高潮,那么很多的药物,像二甲酸胍等。它会让食物的消化在10到12个小时,即慢慢消化。这样的话很多的降糖药是对餐后的消化有帮助。有一些甚至导致餐前血糖高,这是因为上一顿饭的消化到这一顿饭前还在进行。这样的一种现象导致了我们的疾病的认识出现了误区,这个误区就是:很多人认为血糖高是因为吃饭多导致的。

“ 糖尿病是因为吃饭多而导致的疾病吗? ”

恰恰相反,糖尿病是因为脾胃中气虚才导致的疾病,是因为我们肾气不足才导致的疾病,并不是其中一个指标高了才导致的疾病。

糖尿病在古代叫什么?

在中国古代,糖尿病叫做消渴。消渴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隋唐时期,人们吃丹石类的药物,即一些化学物质合成的丹药。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吃丹药。等年纪大了或是气血亏损的时候,才会得这种病。“少服五石”就是年轻的时候吃这种丹药,等老了气血虚少的时候,这种石势积于肾中。就是这个丹药的影响还停留在我们的体内尤其是在肾脏的时候,消耗人体内的液体,它会导致口渴,所以称之为消渴

从现代的生活饮食习惯来看,糖尿病最主要的致病原因是化学物质残留在体内,人体的气血和身体的状态抗拒不了这种损害的时候,就表现为糖尿病。

而糖尿病的治疗,就像刚才提到的假药一样,当得糖尿病的时候,我们身体内成千上万的指标都异常了。但是很主要的指标,比如说糖的指标偏高了。

那么我们就拿一种化学物质把这种高指标给消除了,那么消除了这个指标人就健康了吗?并没有,他还是一个疾病状态,只是这个指标被消除了。就好像做假药的一样,喷上这样一种化学物质以后,这个药并不是变成原来正常的状态了,仅仅是这个指标正常了。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吃了药,病好了。停了药之后还是保持在正常的状态,说明病治好了。

如果我们长期用药不能停,说明只是把这个指标治好了。并没有把这个疾病治好。现在,只要是反复长期的用药的疾病的治疗都是一个金钱骗局。都没有真正的把病治好。而这个骗局灌输给我们一个错误的观念,让我们认识到必须这样吃药病才能好,实际上是恰恰相反的,只是把我们真实的病情掩盖了。

糖尿病也是这样,不管是血糖高,大便稀还是口渴,小便多等。都是对人体提出警告的信号。当我们面临这样的信息的时候,不去找出根本的原因去治疗,反而是把这种提醒直接消除掉。那么对我们人体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用心去对待你的生态圈

我见过临床上很多的糖尿病人,他们又同时得了。心梗、脑梗甚至癌症的时候,这比别人治疗起来要艰难很多。所以他的身体在这么多年来就没有得到一个根本的治疗。那么在同时,出现其他疾病的时候治疗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糖尿病这种病从我在临床的观察,和师父(李可老先生)教给我们的方法,就是用大桂附理中汤和引火汤再加乌梅来调整。也就是从 补脾补肾 两个角度来治病。

同时,敛肝木的疏泄敛相火的收藏,这些治疗都有帮助,主要是调整身体状态。而不是针对指标去治疗,就好像生态环境一样,我们只要给它一个正常的生态环境,植物的生长并不需要上很多的肥,也不需要去精心的呵护。它自然而然的就会长大,好像原始森林里的树木一样,不需要你更多的呵护。就像盆景一样,你再怎么呵护,它也是一个很弱的状态。

所以说把全身的状态调好,让它恢复自然生长的状态,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很多的疾病都会在这样一个状态下自己慢慢的恢复。也就是说在我们面对疾病的时候,转变我们的观念,对于疾病的保健、治疗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这种观念的转变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深入认识疾病的本质,才能对我们有很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