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组成员
电影《使徒行者2》,是一部警匪片,枪战片,我却从中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文艺气质与少年情怀。
该片延续了“找卧底”的主题:古天乐饰演的井进贤和张家辉饰演的程滔这两个童年兄弟
意外失散,30年后因一桩罪案相见,两人已身处不同阵营。随着对罪案调查的深入,一个多年来隐于幕后的恐怖组织渐渐浮出水面。
电影从两个情同兄弟的少年开始,到两个老朋友的拼死一搏结束,中间成长的艰辛与隐忍,都浓缩在电影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看完后,不禁想起了那句经典的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影片开头,是菲律宾一个孤儿院,两个少年坐在树上,远眺脚下的森林与大地,蜿蜒的小道 弯弯曲曲地伸向无边的远方,几只风筝在空中悠扬地起舞,一阵阵微风轻轻拂过田野,阳光打在他们的脸上,无忧无虑,天真无邪,这里是一片欢乐的海洋,一个世外桃源,爽朗的笑声隔着荧幕传递给在座的观众。
古天乐和张家辉
然而,好景不长,一群陌生人的闯入,让少年的笑容戛然而止。他们用凶残的暴力,变态的训练,心灵的摧残,夺走了少年的笑容,这个宁静的世界被他们破坏殆尽,等待少年的是无边的黑暗,无尽的折磨。这种留给身心的痛苦,注定会伴随他的一生。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呢?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也是电影留给我们的一道思考题。或许从那时开始,少年就开始被迫迅速地成长,过早地表现出与他的年龄不相符的城府与成熟。
这像是一把利剑,也像是一种魔性。刺破了那片天空,也影响了人的心智。
电影中,魔方一直贯穿于电影的全过程,我在观看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刻意安排它?它承载的是什么?
我想,它既是少年最美好的回忆,是对兄弟情谊的思念,更是少年的灵气,青年的锐气,中年的怀旧气息,以及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信任。
后来,它也成为了一种只有他们两个人才可以读懂的表达方式。
摆在井进贤面前的,是一道辩证的思考题,那就是,如何在正义的身份与内心被迫裹挟之间寻找一种微妙的平衡?
“我想回归平静的生活”vs“总是在装好警察,你累不累?”,这两个声音,一直在控制着他的大脑与心扉,一次次撕裂他的内心。当他被追问的无法回答时,只能跪在地上,用枪对着自己的头部,以此来减轻这种精神上的伤痛。
人都是害怕被孤立的群居动物,一方面在人群中寻找同伴,渴望一份安定与认可。一方面又有着无法言说的伤痛,只能在夜深人静时,自己默默承受。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向往正义,渴望自由,却出于对家人的关心爱护,不可能做到有意识地与集团决裂。内心的挣扎,半夜惊醒的惶恐,成为伴随他的一种非理性的,不可控的特质,陷入思维的僵局不能自拔。
古天乐饰演井进贤
这里,古天乐演出了这种复杂的层次感。在他和张家辉的推动下,剧情层层推进,步步反转,强烈的人性,对白的错位,让观众也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对于这颗生活在阴影之下的心灵,以及它闪烁着的人性光辉,感同身受,心有灵犀。
或许,这就是成长,战胜心魔,救赎自我。
透过这一个平面,还看到另一个平面,那就是兄弟的无条件信任,对他苦衷的理解,两个男人隔空对望,仿佛坐在树上的少年,静静看着这个残酷的世界。
西班牙,奔牛节,电影的一大看点,也是有着深刻寓意的存在。
奔跑的牛,代表了一种无序感,一种混乱感,一种失控的人生,既是现实中的人,渴望摆脱束缚做回自己,又像失去控制的列车,不知道冲出轨道后要跑向何方。
西班牙奔牛节
这个场景,让人看来像是一种宿命论的范畴,又像是两个兄弟联合下的一种共性回忆,隐隐浮现的少年生活场景,在时空中一闪而过。
你看,他成为了一头高速奔跑的蛮牛,挥舞着犄角,对着天空和人群发出震天怒吼,屈服还是战斗?
这是在两方情感的微妙平衡被打破后,一种无奈的抉择,也是一种抛开甘于束缚的思想狭隘性,夺路而出,死里求生。
电影最后,两个中年在战斗中达成了和解,像花开那时的翩翩少年,一起追忆那似水的青涩年华。
张家辉饰演程滔
“这么多年你是怎么熬过来的?”程滔此话一出,不仅井进贤会感动流泪,我想观众也会被这句话所打动,泪水夺眶而出。
这句话,既给井进贤这么多年来,一直苦苦追寻的情感平衡找寻到了一个合理性的出口,又像是程滔对于自己多年来深深愧疚的安慰性补偿。
我想,他们两个躺在地下的那一刻,一定在想,当我们放下稚嫩,在急切不安的环境中被迫成长时,闯过那波涛汹涌,异常凶险的一道道关卡,历经时间险恶,阅遍人心叵测,终于破茧成蝶,成长为这个自己都有点不认识的自己时,这里面包含了多少无奈与忐忑不安。
会不会这一刻,记忆再次穿越时空,来到小时候的孤儿院,两个爱玩魔方的少年,在众人的助威声中,蒙上双眼,还原魔方,看谁更快,更强。
这像是一种回归,更像是一种救赎。因为,这场较量没有胜负,没有输赢,他们看起来赢了一切,其实也赌上了所有。
电影的开放式结尾,带有一种深深的文艺气质,未来呢?未来,取决于他们自己,也取决于心中的那份责任,担当。
音乐响起,往事一幕幕,像雾像雨又像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