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减少的人,往往有三个特征,占一个,也要当心了!

2019-09-17     悦读国学

所谓福报,就是指善因的种子在因缘具足、条件成熟之后结出的善果,就好像种庄稼,种下西瓜,不会长出白菜,种下土豆,不会长出茄子。同样,我们想要得到福报,就必须种善因,结善缘,然后可以修福报,得善果,这样,可以让自己生活更加美满幸福,人生遂心如愿。

其实,当下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你的福报。

佛家认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恶终有报应。所谓因果,就是说有前因,必有后果,它存在一个必然性在里面,这就好像,如果你不吃东西,那么就一定会挨饿;用头撞墙,则一定会疼。这是很明显可以觉察得到的。

而另外一些,你根本无从察觉到的,并不是不存在。比如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虽然这些都是不能觉察的,但是其内在道理是一样的。

一个人如果深知因果不空的道理,就会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必然导致自己承受截然不同的后果,有些人认为,自己只要不被发现,可以随便做坏事,其实,如果知道因果不空,做了恶,就必然要自食恶果,那么他可能就不会再去作恶,从而谨言慎行,在根源上杜绝祸患的发生。

一般而言,福报减少的人,往往有三个特征,占一个,也要当心了!

一、见不了别人好

这样的人,别人取得成绩,他就会妒火中烧,浑身难受,这可能是时下很多人的通病,不说别人,我们没事的时候反观自身,掂量一下自己,是不是偶尔也有这样的毛病呢?

自己身边的同行或者同事做得比自己好,会莫名地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其实这样的感觉就是一种负能量,我们要知道:宇宙其实就是一个能量场,如果心里有了负能量滋生,就会感召更多的负能量,那你可以试想一下,这些负能量会给你带来不好的运气,甚至危害你的健康,带来祸患,这也就是《太上感应篇》所言:福祸无门,惟人自召的原理。

别人有了成绩,你应该怎么做——发自内心替他高兴,希望他做得更好,这样,你有这样的念头,就是一种善念,是积极的正能量,那么这个正能量也会感召正能量,会让你自己的运气也渐渐好起来。

与其嫉妒别人的成绩而产生负面情绪,不如替他高兴还可以沾点喜气。同时,也应该用心研究一下人家为什么可以做得好,自己不如人家的地方,积极改正,唯有如此,才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提高自己,进而完善自己。

二、巴不得别人出丑

有些人,总希望别人出丑出糗,盼着别人失败,这样自己才觉得舒服。

这样的人,内心往往阴暗偏激,遇事爱钻牛角尖,狭隘自私,看问题总是跑偏,想什么都是错误的,所作所为更是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

可是我们对照自己,是不是也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呢——和自己没有利益冲突的人落难,我们会有恻隐之心;但是如果对方得罪过自己,或者是竞争对手蒙受打击遭遇不幸,我们是不是经常暗自欣喜呢?

利字当头,不自觉地就把自己变成一个邪恶之人,其实没有什么好回避的,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人,要想圆满幸福,就要战胜人性中鄙陋的一面

三、嘲笑讥讽不如自己的人

做人,应该宽容大度,善良正直。这是为人处世起码应该具备的品质。品质决定未来,思维决定高度。当一个人,改变他固有的思维定势,他才能改头换面、重新开始,而只有坚守品质,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尊重那些不如自己,甚至失意落魄的人,就是一个人品质的最好体现。

对失意落魄的人,不要讥笑嘲讽,尤其不要拿别人的弱点和不足开玩笑,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尊重,自身的涵养和境界才会提升。

有人会说,我行善,而且还乐善好施,为什么没有福报呢?

觉得自己没有福报,可能是觉得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众星捧月的追随者,但是起码还健健康康地活着啊,这其实本就已经是莫大的福报之一,至于名色财利,这些都是以往自己种下的前因而得来的必然后果,怨不得天,尤不得人。

命由己造,运自我求。说到底,命运终究把握在自己手里,一切已经发生的,都是自己所作所为而导致的结果,既来之则安之,对于出现的一切结果坦然面对,欣然接受,然后踏踏实实做好当下应该做的,种善因,结善缘,少一点私心杂念,多一些与人为善,那么,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福报,从而逐渐改变自己的命运,告别诸事不顺,迎来人生顺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brBPW0BJleJMoPMGe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