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凭着年轻的活力、蓬勃的干劲,很快在学校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2009年,学校改为实践基地后,他积极响应学校开发新课程的号召,一切从零开始,先后创新开设过模拟驾驶等7门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2016年,他加入学校拓展团队,通过多种形式转变角色,提高自我,很快胜任了拓展课的教学,并创造性地开设、改良了多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拓展项目。他就是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教师王金庆。
“一朝选择教育,终生不负学生。” 王金庆潜心钻研业务,不断创新,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执着地追求着。
角色转换让思维沸腾起来 教学创新让智慧行动起来
2009 年,王金庆所在的寿光七 中改制为寿光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 地,作为寿光第一所实践基地,亟须 开设并丰富符合参训学生年龄特征的 实践课程。此时,虽已工作6年,但 要尽快从一名语文老师的角色转变到 实践课程老师,也一度让他有些茫 然。“尽管有些不适应,但时间紧 迫,当年 7 月份学校改制,9 月份学 校就要开学,所以我们急需新体系、 新课程。”王金庆说,当时学校也给 每位老师下发了新开课程的任务,这 就需要他们让思维沸腾起来,让智慧 行动起来。
“那是一个忙碌而紧张的假期。” 回忆起最初的艰辛,王金庆记忆犹 新。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网 络查询、外出学习等方式,成功地在 学生入校之前,协助学校建成了模拟 驾驶功能室,并准备好了教学所用的 教案及多媒体课件。
“作为全市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 心,每年都有上万名学生来这里参 训。实践基地与高中不一样,虽然 我仍教学生,但一般只给他们上短 短一节实践课,所以往往还没有记 住学生的名字,他们就已经离校 了。”王金庆说。由于参训学生多, 机器使用频繁,发生故障在所难 免。为节省时间和资金,王金庆专 门自学了模拟驾驶机的简单维修, 白天上课时出现故障的机器,他就 利用晚上及时修好,确保第二天正 常使用。那一年学期结束时,模拟 驾驶课在 17 个科目的学生评教中名 列第一。
在之后的教学中,王金庆不断丰 富所教实践项目,又相继创新开设了 科普教育、太阳能小车制作、布贴 画、班级音乐会等课程,丰富了学校 的实践课,为学生参加实践培训提供 了更多课程选择。在实践活动中,王 金庆创新教学,增强互动,以启发引 导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 发学生动脑动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 创造性。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和 朋友,亲自示范,一丝不苟地指导学 生调试、演示。
爱岗敬业是境界更是美德 拓展教学还需继续创新
王金庆有着很强的事业心、责任 感,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室建 设、提高拓展项目水平方面取得了骄 人成绩。2016 年,学校安排王金庆加 入了校拓展团队。作为一名文科出身 的教师,加入以体育运动为基础的活 动项目团队,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 任务。
王金庆没有知难而退,而是积极 通过外出参加培训、向老教师请教、 网络学习等方式,短时间内胜任了拓 展训练的教学任务。2016 年夏天, 他到苏州参加了“飞龙营”集训,经 过六天五夜的魔鬼式训练学习,获得 了国家承认的中级拓展培训师资格证 书。
王金庆关爱学生,乐于奉献。同 时,爱岗敬业也已成为他追求的一种 境界,他经常告诫团队成员,工作上少 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 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 心,享受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充 实感。对自己讲授的课程,他总是一丝 不苟,认真备课,不断将新技术、新工 艺等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另 外,王金庆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根据学生们的精神状态调节 课堂气氛,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具体情 况,通过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启发学生 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负责拓展教学的日子里,王金 庆先后承担过“逃生墙”“团队建 设”“真人CS”等课程的教学,在学 期末的学生评教中,他所教授的科目 在同时期学校开设的 20 多个项目中 均名列前茅。在3年的拓展教学实践 中,王金庆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 征,不断改进、创新多个新培训项 目。
“拓展训练的目的不在于项目本 身,而在于活动后的分享提升。”王 金庆说,加入拓展团队后,他充分发 挥原专业的特长,结合项目本身,对 每一个具体课程都制作了内容翔实、 针对性强的分享条目,使学生在活动 结束后的收获和感悟更加具体,让拓 展课程的教育意义更加深刻。
本报记者 郑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