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19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期末考试早的地方,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复习时间了。
期末考试前,一位母亲写给孩子的一段话,道出了我们想说,却可能说不好的心里话。
距期末考试只剩一个月!你只管努力,成绩会是你最好的反馈
常感时光匆匆,转眼日历又翻到了期末的季节。
每天看着你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潜心复习,为即将尘埃落定的成绩忧心忡忡,妈妈心里有三分不忍,三分急躁,还有三分纠结。
尤其是看到你忙乱无序的状态,一筹莫展的无奈,提起考试又期待又害怕的神态,妈妈有几句话一直游荡在嘴边,今天写出来给你看看。
01 期末前的紧张和辛苦是不可避免的
期末复习辛苦吗?
当然,之前用来睡懒觉的周末早晨,你竟然也早早爬起来背古文、背单词。
听着你感冒未好而有些沙哑的声音,妈妈只能把“歇会吧”这种疼惜你的话咽回去,转身为你熬一小锅梨水。
如你所见,那些平时学习进度滴水不漏的学霸们,期末复习时尚且毫不放松,更不要说平时成绩平平的你们。
你们要战胜的,可不仅仅是班里其他的几十名同窗,而是大脑的遗忘规律,是平时学习时忽视的知识点、错过的小方法。
这些不花点心思、不用点气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有一句豪情满怀的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到什么程度?
经过阶段性的复习,你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紧张密集的学习会让你打通哪些学习的路径,然后醍醐灌顶呢?
你哪些习惯和方法没有用好,需要完善再完善?
踏实做下来准备一场期末考试吧,不谈辛苦,不计付出,只是不断突破不断改进,然后,成绩会给你最好的反馈。
02 平时偷的懒,考试啪啪打你脸
期末是对你一个学期学习情况的总结,从你这几天做的卷子来看,你表现出明显的左支右绌,顾东不顾西。
寻找原因,刨除粗心,你似乎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什么问题。
可是你知道吗?这偏偏反映了你平时基础的不扎实。
老师让记住5个单词,你只记住了4个,那一个就会在某次作业或考试中跳出来,成为拦路虎;
老师要你熟练运用某个解题技巧,你却把熟练套用公式当成终极目标。最后,这个难点就会在某个关键时刻改头换面出现,打你个措手不及。
平时偷的懒,考试时一起找你讨还,你只好拿出一分、再拿出一分,喂饱了平时的懒散,亏待了自己试卷上的分数。
所以,期末复习期间,有错误及时改,有问题当时消,千万别让此时偷的懒,在考试时变成打脸的巴掌。
03 父母在意的不是分数,而是会反思的你
孩子,上次因为期中成绩,你曾问过我:
妈妈,你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个冷冰冰的数字?有时候感觉你对成绩的关注,超过了对我的关注。
我理解你的委屈,因为我做学生时,也曾像你一样怀疑:难道学生的价值就剩下考试考得好了吗?要是考得不好,就代表什么都不对不行了吗?
现在妈妈已经完全想明白,并且想要告诉你,成绩当然不是评价你的唯一方式和绝对标准。
爸爸妈妈和老师最希望的是,透过这些冷冰冰的成绩和数字,
看看你的学习目标是否已经明确,
看看你的学习兴趣是否日益浓厚,
看看你的学习意志是否坚韧刚强,
看看你的学习基础是否牢固扎实,
看看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有效……
而这些对于正处在学习阶段的你来讲,太重要了。
我们希望你会反思,能进步,不花费无用的功夫,不陷入“伪勤奋”的陷阱。
归根到底,我们在乎的不是那个数字,而是想帮你成为更好的自己,磨炼出足以应对未来的生存能力。
爸爸妈妈还想告诉你:
我们不是看不到你的其他方面的优点。
只是期末这个阶段,我们都集中在学业复习这件事情上了,所以更多说到的、叮嘱的都是有关于学习的。
你的宽容、负责、活泼,我们依然爱,只是暂时没有当面告诉你。
03 期末冲刺激情澎湃,寒假才玩得更嗨
这个期末考试的吸引人之处,还在于它的后面藏着一个长长的假期,和那个让人兴奋的春节。
想想过年的相聚,冰天雪地中玩耍,收不完的红包,简直不要太幸福了。
假期有假期的幸福,平时有平时的开心,千万不要因为幻想假期的美好而忽略了眼下的快乐。
如果你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辛苦的期末考前冲刺,其实魅力无限。
一个知识点刚学的时候一直似懂非懂,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拿下,那种成就感让人痴迷;
平时学习的各个知识点散落一地,趁着这个机会串一串、做成体系构成图,他们之间奇妙的联系,会让你有恍然大悟之感;
之前一直听在耳边、没有机会、也没有兴趣实践的方法,此时拿来试一试,突然发现意外地适合自己。
学习乐趣就在于消灭一个个未知,攀上一个个高台。而你一旦开启这个旅程,其中的畅快淋漓必让你不愿舍弃。
我的孩子,总是学习啊学习,可能太乏味;可总是玩啊玩的,也未免太荒废。
期末认真一下吧,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正视问题,直面挑战,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和没努力一样,可是却比不行动多了成功的可能。
剑已佩妥,考场也是江湖。酒尚余温,人生没有退路。
孩子,只管耕耘,不执着于成绩,以最好的心态复习,以最好的状态考试,这已经足够。
妈妈希望你记住:你只管努力,成绩会给你最好的反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bEOGm8BMH2_cNUgVY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