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米芝莲 | 周末不讲车

2020-12-05   至强汽车情报站

原标题:空中米芝莲 | 周末不讲车

在肺炎疫情下一尝飞行滋味,有人选择游飞机河,哪怕是飞机餐亦能分拆成为一门生意,让人“贴地”回味飞行的日子。有些人会批评今天的飞机餐是“劣食”,但在泛美航空 (Pan Am)的年代,飞机餐却可以代表美味。

有人会特意购买飞机餐,喜爱飞机餐并不足为奇。英国利物浦希望大学历史副教授 Bryce Evans 接受《每日电讯报》访问,承认自己一直对飞机餐相当感兴趣。Evans 的新书《Food and Avi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The Pan American Ideal》,便讲述创立于1927年,并于1991年倒闭的泛美航空,如何在航空业的黄金时期里,同时开创影响整个航空界的飞机餐黄金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五六十年代是航空业的黄金时期,头等舱的贵客会在机上吃七打扒 (chateaubriand steak)和法式焗龙虾 (lobster thermidor)。但当经济舱成为新兴事物,航空公司要在同业间脱颖而出,飞机餐便成为吸引乘客的战场。美国当年最知名的航空公司,非全球知名度仅次于可口可乐的泛美航空莫属。泛美的经济舱菜单上,更会有酿山鸡 (stuffed guinea hen)等菜色。

Evans 形容,泛美航空在芸芸航空公司中,引领了飞机餐潮流。“有赖于冷冻技术的发展,泛美率先采用今日人们熟悉的预制冷冻食品用作飞机餐。”不过,泛美的预制冷冻食品并非普通出品,其与巴黎著名餐厅 Maxim’s 合作,由后者烹煮红酒炖鸡等菜色,再由机舱服务员在机上为乘客重新加热米芝莲星级美食。

Evans 进一步指,泛美甚至比美国已故名厨 Julia Child 更早“向美国民众大力推荐法国美食”。“同期,尽管未及70至80年代的程度,但普罗大众已能轻易乘坐航班出行。我认为美国人的用餐形式,在这段时间开始倾向法式饮食。

泛美的送餐服务亦与别不同,即使是经济舱,今天看来却颇有头等舱的享受。当年,泛美空中服务员会像餐厅服务一样,将食物放到托盘上,再向乘客奉上。经济舱餐膳上也会用上陶瓷调味料瓶 、名牌餐具及玻璃器皿。直至标志黄金时代终结的波音747客机在1960年代末出现,客舱通道变得狭窄,空中服务员难有足够空间独立为食物装盘及送餐,泛美才开始改用餐车送餐。

巨大的波音747客机,迎来更普及的飞行时代。但 Evans 提醒,747客机的面世令飞行变得更容易,却同时导致飞机餐质素下降。虽然仍有部分航空公司愿意为经济舱乘客供应得体的食物,但 Evans 认为:“今天的乘客想在机上享用像当年酿山鸡级别的美食,恐怕得多花很多钱。

(撰文: HugoSze @ CUP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