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羽肉鸡、817肉杂鸡、三黄鸡、麻鸡等呼吸道疾病发生较为普遍,发病高峰一般在20日龄左右,个别鸡群10~ 14日龄即可发生,甚至更早,往往在疫苗免疫后发生。病程10天左右,死亡率在5%一15%,有的高达30% ;临床剖检多为支气管堵塞导致窒息死亡,给肉鸡养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发病特点
两个发病高峰:
10~17日龄和25一35日龄,发病越晚损失越大。
初期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之后症状加重,腹式呼吸、张口、伸颈,羽毛蓬乱、缩颈闲眼,个别鸡排黄白色稀便或水样稀便,鸡群采食量下降5%一30%。
死亡大体分两种情况:
大多数死亡前体况可以,跳一下就死;一种是病程长,但是死亡也快,死鸡偏瘦。
肉鸡支堵频发,养殖场该如何应对
二、剖检特征
初期:气管内有粘液,气管充血或出血,肺脏水肿,充血或者出血,有坏死灶。
后期:纤维化,肺支气管有黄色干酪物,有时干酪物到了肺里面的支气管,有时还有不同程度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
肺脏淤血,或在肺脏外面(主要是在肺的肋面)附有纤维素性分泌物,严重的出现化脓性肺炎;有时气管黏膜出血,此时往往有腺胃乳头水肿、出血。
肉鸡支堵频发,养殖场该如何应对
三、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对支气管堵塞的85份病例进行病毒分离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支气管堵塞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既有感染性因素,又有非感染性因素。
感染性因素:以病毒性疾病以禽流感(H9 亚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新城疫(ND)感染为主,偶尔有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还有细菌性因素,如: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MG和MS)、沙门氏菌等。
肉鸡支堵频发,养殖场该如何应对
非感染性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温差过大,鸡群可能因受凉感冒引发呼吸道疾病。
2、冬春季节天气干燥,鸡舍内湿度低,标准化鸡舍暖风炉供暖、风机向外排风换气,送入鸡舍内的空气为干热风,造成肉鸡气管支气管在呼吸过程中大量水分丧失,气管壁绒毛枯萎脱落,提供病原感染的机会。
3、肉鸡饲养早期通风不当,鸡舍空气中的灰尘、皮屑、细碎的羽毛等漂浮物,被吸入气管内与痰液混合,使痰液的粘稠度增加,并随着水分的丧失逐渐形成气管、支气管堵塞。
肉鸡支堵频发,养殖场该如何应对
四、防治方案
1、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适宜温度、湿度、通风,同时要减少各种应激。
2.、做好免疫预防。肉鸡鸡群要做好禽流感(H9亚型)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及新城疫疾病的免疫。
3,呼畅,清肺化痰,快速让家禽自由呼吸。
双黄连,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排出肺热。
杆立克,控制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