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议农村“三不烧”,后两个行得通,唯独第一个不好办

2019-08-28     三农达人管家

近些年来,农村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在国家的帮扶之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民们也都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然而,在此过程中,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经济发展的代价就是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愈演愈烈,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国家启动了为期3年的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力争改变污染现象,让乡村的环境更加宜居、更加可持续。与此同时,国家也启动了厕所改造计划、推动“三废垃圾”处理等等一系列的改善农村环境的举措,力争为农民创造一个更加生态的乡村环境。


毫无疑问,这些举措都是利好的,也是农民所期待的。然而,最近这段时间,有专家却提出了“三不烧”的说法,希望通过提高农民自身的觉悟,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那么,究竟什么是“三不烧”呢?一起来看下。

不烧柴

众所周知,以前农民采取的是烧火做饭的方式,在柴火燃烧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浓烟,造成环境的浪费。因此,国家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相继在多个地区推动了天然气入户工程。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农户尤其是老一辈的农民很难改变烧柴做饭的方式,毕竟几十年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想要短期内就改变,恐怕也是挺难的一件事。

不烧生活垃圾

以前,生活垃圾堆放的时间久了,没人处理,农民往往会采取燃烧的方式解决问题。殊不知,燃烧生活垃圾会造成特别难闻的气味,还会释放浓浓的黑烟,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因此,专家的这一提议毫无疑问是利好了,咱农民对此也比较支持。当然了,不烧生活垃圾之后,国家也采取了其他的处理措施,比如雇佣专门的保洁人员定期对农民生活产生的垃圾进行清理,以确保农民周边生活环境的卫生。

不烧秸秆

就地焚烧秸秆是以前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为了省时省力,农民往往会采取这样一种方式。殊不知,这种方法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因此,不只是专家提议,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推行禁烧秸秆,一经发现,就会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惩罚。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在有人清理生活垃圾的情况下,不烧垃圾能够做到,也具备可行性。在加大教育与宣传力度的情况下,农民也能做到不烧秸秆,禁烧秸秆的政策也能得以落实。可唯独第一个“不烧柴”,比较难办,毕竟农民不认为烧柴对环境造成了多大的破坏。因此,要想真的实施这“三不烧”提议,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最后,专家提议“三不烧”,后两个行得通,唯独第一个不好办,你怎么看?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OoO22wBJleJMoPMDP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