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夜到凌晨的我,突然收到老友病逝的消息,相识20余载,虽然多年未见,但闻故友离世,甚是伤感,对我而言,她,一直定格在了10年前的样子,活泼、漂亮、文雅......
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让活着的人能有机会清醒的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所有的宗教和信仰,也都诞生于对死亡的恐惧。
这一生的终点,便是死亡,人们会用尽一生的时间,去为迎接它而做好准备,然而,它还是在不经意间,与你不期而遇,甚至撞个满怀......
庚子年初的荆楚大疫,让我们所有人都见识了它的冷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化作每天手机屏幕上,不断变化中冰冷的数字和曲线,如此无情、刻骨......
活着的人,对死并没有真正的发言权,不论你信仰什么?用什么样的逻辑去理解?是天堂也好,是极乐也好,抑或是简单的回归自然也罢,人们总是试图为在世间时时刻刻体会到的不安全感,找一个死后的归宿,以期待可以减少面对它时的恐惧。
然而,我们每天都在不断经历着死亡这个过程,通过新陈代谢,把部分死亡的机体和否定掉的思想,放归自然。每晚的沉睡,就是一次次与自己的告别,每一个清晨,睁开眼,又将迎来新的重生,不断往复循环......
想象一下,如果距离死亡还有一天时间,你是否会放下所有名利、执着、欲念,而只希望能再见一见最亲的人,安静地跟他们告别呢?如果在这一天里你可以做到,那么,回望这一生,你也可以......
人生充满痛苦、不快乐、缺少爱,才会对死后的机会充满期待,信仰也便因此找到了扎根的土壤,就像一局打到一半的游戏,拙劣的成绩,让你期望下一次的重来。但,回到现实,却完全相反,生活并没有给你留下任何一次“replay”的机会......
一个充满恐惧的心,是没有爱的,有的只是习性和同情,或者强迫自己表现出来的善意。我们必须每天大死一次,第二天才能重生。只有从痛苦,从执着的念头、习性、关系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的活着。只要思想依然借由经验、记忆、欲望延续自己,便无法做到这一点。
如果每天没有新收获,只是一味的在不断重复地情绪中度过,那么,虽然机体暂时还没有离开,但心已经死在了生活里......
因此,重点并不是有没有轮回的来世,而是实实在在证悟圆满的当下。
一觉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