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盛世帝国!汉朝向匈奴复仇用了70年,唐朝向突厥复仇为何仅用了3年?

2021-03-17   军事编辑部

原标题:同为盛世帝国!汉朝向匈奴复仇用了70年,唐朝向突厥复仇为何仅用了3年?

提到汉朝和唐朝,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的确,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大一统帝国,汉朝和唐朝给今天的历史发烧友们留下了很多津津乐道的故事。汉朝和唐朝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扬中华国威的传奇更令今天的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然而,当我们仔细地比较汉朝和唐朝这两个帝国时,我们竟然会发现:汉朝和唐朝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面对西边游牧民族的进攻,汉朝和唐朝选择的反击方式是大不一样的。汉朝自汉高祖被匈奴“白登之围”后,汉朝从汉高祖一直隐忍到汉武帝时期才对匈奴发起反击。和汉朝的隐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朝的反击可就大不一样了。公元626年,李世民刚刚登基碰上了突厥孤军深入长安这一奇耻大辱。可令很多人颇感意外的是,大唐帝国仅仅准备了3年就向突厥发起猛烈的反击。最终,大唐帝国扫平突厥一举收复西域,这段历史读起来真的让所有的中国人都非常提气。那么,同为中华历史上令国人骄傲的盛世帝国,汉朝和唐朝的“复仇”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呢?

上图:电视剧中的汉高祖刘邦

要想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几个维度进行解读。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唐帝国的开国基础比汉朝厚实得多。

熟悉秦汉史的朋友都知道,汉朝开国是在一片瓦砾堆上建立起来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可不到20年后,由于秦二世的“作死”,秦朝国内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随后,刘邦和项羽这两支在秦末农民起义中快速成长起来的政治力量又经历了长达4年的战争,刘邦才统一了天下。

说实在的,当时的刘邦尽管统一了天下建立大汉帝国,但秦朝留给汉朝的基础少得可怜。换句话说,西汉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帝国。面对匈奴包围汉高祖的“白登之围”这一奇耻大辱,汉高祖只能忍了,毕竟手头没有战马,国内没有太多的粮食和资金,打仗是要吃饭花钱的。

上图: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很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和汉朝的“一穷二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朝的开国基础可就好多了。第一,隋朝留给唐朝的粮食可供当时的大唐帝国白吃白喝好几十年。第二,隋朝给唐朝留下了极其便利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有了大运河的帮助,唐朝的经济就能在唐高祖李渊执政时期迅速发展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唐高祖李渊还颇有远见地去修建新的水利工程,像陕西龙门引入黄河水灌溉的工程,以及山西临汾地区的高粱堰水利工程,都成为了唐朝发展农业,休养生息的“不二法宝”。

上图: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给唐朝帮了大忙

其次,唐朝的战马养育比汉朝好得多。

古代打仗都用骑兵,马匹的数量多少在有的时候还真的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汉朝初年,经济凋敝,农业经受了秦末农民战争的摧毁也很不景气。国家连粮食都没有,怎么养马匹呢?再加上汉朝国内缺少特别优秀的养马场地,汉朝用于打仗的战马数量只能缓慢上升。到了汉景帝执政时期,汉朝的战马达到了30万匹。但这些数量还不足以满足汉朝反击匈奴的需求。直至汉武帝登基后,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才从西域的大宛进口了一批宝马。等到汉朝战马数量达到40万匹后,武帝才让霍去病、卫青等大将挥师西进,向匈奴发起进攻。

和汉朝“马业”的缓慢上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朝的“马业”成长非常迅速。当时的唐朝国内可有不少养马场地,很多战马都被唐太宗放在了甘肃的陇右马场。更为重要的是,隋朝的畜牧业科学和饲养制度被唐朝毫无保留地继承下来,经过好几年的发展,唐朝战马数量犹如吹气球似的膨胀起来。唐朝刚开始仅有5000匹战马,但到了唐太宗反击突厥时期,唐朝的战马数量也达到了30万到40万匹之间。到了唐高宗麟德年间,唐朝马匹数量达到了70万匹。这增长速度可比汉朝要快得多。

上图:唐朝名将李绩

有了战马和粮食、水利工程作为支撑,唐高祖和唐太宗这两位英明君主就能一边发展经济,一边快速扩充军备。

最后,唐朝打击东突厥的计谋比汉朝打匈奴技高一筹。

这一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第一,唐朝情报工作做得比汉朝好。在唐太宗在渭水南岸忍受东突厥的城下之辱后,李世民很快派出了在玄武门之变中的“智囊”张公瑾来到东突厥附近的代州地区出任都督。表面上,张公瑾的职位是代州的军政长官,和东突厥没关系,但实际上,这个张公瑾就是来东突厥刺探情报的。东突厥帝国内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在张公瑾和唐太宗的掌握之中。

第二,唐太宗会发展“统一战线”。在得知东突厥国内出现矛盾后,唐太宗就利用情报网络分化瓦解东突厥内部,最终成功策反了东突厥国内的二号人物——突利可汗。到了唐朝大军反击匈奴的前夜,李世民非常高兴地收到了突利可汗的信件,突利可汗在信中表示愿意向大唐帝国投诚。

上图:唐朝名将李靖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唐朝除了给东突厥帝国的高层做统战工作,瓦解了突利可汗,唐朝还给东突厥帝国下面的各个部落做统战工作。当时,东突厥帝国底下的很多部落不满东突厥的残暴统治,唐朝就利用这一时机,给东突厥底下的部落带来大唐帝国的“温暖春风”。和唐朝周全的情报策反工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的汉朝并没有针对匈奴做太多的情报和策反工作。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在公元629年冬天,唐朝10万大军在李绩、李靖、李道宗等将领的指挥下横扫东突厥,给东突厥帝国以沉重打击。到了630年,唐朝名将李绩、李靖、苏定方等人带领大军再次出征,彻底毁灭了东突厥帝国。随着东突厥的灭亡,大唐帝国犹如一轮红日在世界东方喷薄而出,中国历史自汉朝后又一次进入一个极其辉煌的繁盛帝国时代。这个时代,至今都让所有国人无比怀念。

参考资料:

《汉书》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