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打好治欠保支主动仗,12月11日,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保农办”)对涉及我市18个项目、39个用人单位进行约谈。这也是我市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的具体措施之一。
今年“冬季攻坚”行动中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等行业为重点,实施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国企项目欠薪清零攻坚行动,坚决做到欠薪问题不解决不销账。通过开展“冬季攻坚”专项行动,实现“两个清零”,即2019年10月底前发生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国企项目欠薪案件,在2019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节前及时动态清零,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为了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今年以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落实支付工资保障制度:开工前要落实资金到位承诺书,资金不到位的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推行施工过程结算,按合同约定或工程进度结算并支付工程款,工程款优先支付农民工工资,建设单位未拨付工程款或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我市还制定了《石家庄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将各类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利、园林、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统一由人社部门监管。自2019年11月1日施行以来,市级已经收取94个项目、1850余万工资保证金(包括保单保函)。今年5月份,市住建局和市人社局联合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建筑工作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加大对企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拒不落实和落实不到位的企业依法依规处理。目前,全市落实实名制管理平台251家。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解决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379件,为2125名农民工追讨工资222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77.9%、85.5%和79.4%,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但建设领域仍是欠薪的重灾区。截止目前,我市已将18家用人单位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公布36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2019年至今,市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7起,查处非法手段讨薪及以讨薪为名的违法犯罪案件6起。
在约谈时,市保农办相关负责人指出,企业是用工主体,必须承担起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体责任。要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要把支付农民工工资作为第一支付顺序。按照“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农民工工资。
据了解,我市每年春节前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行动,主要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进行摸排,尤其是对政府投资项目和在建项目要摸清底数,确保农民工春节前拿到工资。并在春节后开展治欠保支“五个一”活动,加大对劳动保障违法惩戒力度,即“检查一批、处理一批、通报一批、列入黑名单一批、表扬一批”,通过定期公布一批重大欠薪违法案件,切实发挥警示、威慑作用。对严重企业失信行为,按规定纳入“黑名单”,并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行联合惩戒,实现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对少数用人单位恶意欠薪逃匿行为和恶意欠薪的,移交公安部门介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文并图│王静
编辑│闫艳丽
审核│刘宝芝 冯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