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桑西
人物生平
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年3月28日或4月6日—1520年4月6日),常称为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
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
画家吴尚讲解
拉斐尔时期的其他人的圣母像画作,不是像我们印象中那般的美丽,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直观上感觉有些变形,灰暗的脸庞让人感觉画作透露一种阴森和诡异。
而拉斐尔的画风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画面中的圣母总是那么的温柔体贴,像拉斐尔本人一样,温暖着人心。据传当时的梵蒂冈教皇都是拉斐尔的小迷弟一枚,声称要将红衣主教的位置交给拉斐尔继承,不幸的是拉斐尔没等到那天就天妒英才的早逝了。
拉斐尔的父亲虽然在拉斐尔11岁时离开了他,但他父亲作为当时的画家和诗人,结识了一些同期著名的画家。而且拉斐尔受父亲的艺术熏陶,摸索出自己绘画风格并继承父亲优秀的绘画基因。
16岁的拉斐尔成功拜入彼得罗·佩鲁吉诺的门下,而佩鲁吉诺又是安德烈·德尔·韦罗基奥的学生,所以拉斐尔就有了达·芬奇、波提切利等这些当时叱咤绘画界的师叔们。
佩鲁吉诺系统的教授了拉斐尔:如何绘画、如何构图、如何画草稿、如何参考地图以及如何细致的去刻画人物。当拉斐尔的绘画水平超越佩鲁吉诺后,开始学习达·芬奇的构图、米开朗琪罗的人体表现等等。
有一次拉斐尔为富商妻子画肖像,用了当时最昂贵的画材,将贵妇的雍容华贵的身份描绘的惟妙惟肖。贵妇非常满意拉斐尔的画作,引荐他认识教皇,从此他从工匠阶级蜕变成文化阶级。(效仿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提到拉斐尔,就不得不提到这幅绘画《雅典学院》!
这幅画几乎涵盖了整个文艺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包括当时的意大利,50多位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悉数出席。
智慧女神——雅典娜
文艺之神——阿波罗
柏拉图(红衣男子)与亚里士多德(蓝衣男子)
毕达哥拉斯(提出勾股定理的)
亚历山大大帝
苏格拉底
欧几里得(发明几何学)
托勒密
红圈的就是拉斐尔本尊
将自己尊敬的两位师叔放在中间位置,而自己则隐藏在画面角落。
讲解结束
这张是教皇为何要将红衣主教继承给拉斐尔,因为拉斐尔将教皇和圣母画在一起,让教皇倍感荣幸,“龙心大悦”!
盘点那些年拉斐尔的甲方“爸爸”另类需求的作画
盘点那些年拉斐尔效仿达·芬奇的画作
第2期回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