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眼中的“封建迷信”是什么?

2020-08-19   名家书画鉴赏

原标题: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眼中的“封建迷信”是什么?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里,介绍了中世纪前期(6-10世纪)的绘画风格,解析了那些看上去很“丑”但是也有自身的存在意义的那些绘画。

(大家可以看看,再回顾一下)

但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会觉得中世纪的作品不好看,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圣马太》 出自《兰斯大主教埃博福音书》 816-835年

这种风格大家接受不了的确可以理解

但是,中世纪的作品,并不全都是这种不太符合我们现代人审美的作品。

还有一类艺术,叫做“哥特式艺术”,它在中世纪显得比较“特立独行”,因为它们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给人美的体验。

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以“哥特建筑”为主,例如我们熟悉的巴黎圣母院、米兰大教堂等等天主教堂,就是标准的哥特建筑。

沙特尔圣母大教堂 始建于公元1145年

它还具有一点罗马式建筑的风格,是一众哥特式教堂的老前辈

巴黎圣母院 始建于1163年

代表着哥特式建筑风格逐渐成熟的标志性哥特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 始建于1386年

真正意义上的哥特大教堂,不仅很“哥特”,也很“大”(世界第二大教堂)

即便从单纯的图片,我们也能体会到哥特建筑的壮美与瑰丽。按照常理,这种艺术,我们现代人都能够体会到美,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应该会对它充满赞誉吧?

然而,你猜错了。

“哥特式艺术”中的“哥特式”(Gothic)源于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哥特(Goth)。

正如罗马人鄙视的将哥特人称为蛮族,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也鄙视的将中世纪的建筑称为“哥特式”,意为野蛮的、不文明的、属于蛮族的艺术。

当年“推平”西罗马帝国的是哥特人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认为自己是罗马正统,“哥特人”是灭亡罗马的“蛮族”

因此,许多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哥特式修道院,都在文艺复兴乃至之后的新教改革中遭到了激进分子的破坏。这些人认为“哥特建筑”是来自中世纪的“遗毒”,是天主教留下的“封建迷信”。

18世纪,哥特式修道院的残垣断壁

(截图出自纪录片《哥特艺术》)

你可能会感觉到疑惑。哥特式建筑,到底是怎样一种建筑风格,建造它们的原因又是什么?明明是这么好看的建筑,为什么这么不受文艺复兴时人们的待见?

读完这篇文章后,希望你的疑问能够得到解答。

哥特式建筑是如何诞生的?

中世纪基本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中世纪的前半段(6-10世纪),那个时候西欧主要是农业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低下,分封制导致社会财富大部分聚集在贵族与主教手上,普通平民每天只考虑如何填饱肚子。

中世纪早期的农户,只能靠手打麦子

同时教会控制了“文字”,导致中低层的人民绝大部分都是“文盲”,只能单纯的信仰基督教,而无法阅读和写作。

中世纪的福音书,基本只有贵族和宗教人士才会读和写上面的文字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

但是,从11世纪开始,中世纪现状发生了巨大转变,逐渐步入“黄金时期”。

首先东方先进的技术(改良磨坊、可深耕的铁犁)传到了西欧,使得产能大大增加,平民靠着种地,不仅能养活全家,还有富余的粮食可以用来交换,这样带动了贸易的兴盛。人们需要场地进行商品交易,商业得到发展,一些枢纽城市得到了扩展,各地的文化也得以交流贯通。

传统的欧洲磨坊,靠风力带动里面的装置磨碎麦谷,节省人力

同时,拉丁文垄断的状态也在11世纪得到了终结,当时英语、法语等语言的雏形已经诞生,各地的人们有了新的文字,可以传抄宗教经典,可以自己书写,再也不受拉丁文的限制。

几种常见的拉丁语字体

拉丁语实际上是从罗马文字演变过来,通过天主教在中世纪传播,文艺复兴之后彻底失去了文化土壤,不再演变,成为“死去的文字”。

换句话说,黄金时期的中世纪人,生存已不再是问题,他们终于有钱来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了,而平民大众,也终于有条件能欣赏美好的艺术作品了。

而中世纪最大的精神依托是啥,不就是基督教吗?

因此,当时有钱的皇家、政府、组织,为了体现自己在信仰上的虔诚,开始投资教堂的建造,各类大教堂拔地而起。

人们首先学习罗马人的建筑风格,建造了一些罗马式教堂。这些教堂有着类似罗马建筑的结构,立柱,拱顶,长廊,都是当时罗马风格复辟下的产物。

圣塞尔南大教堂 始建于公元1080年

圣塞尔南大教堂内部

圣塞尔南大教堂与罗马建筑的对比

然而处于这个风潮下、位于欧洲北方的法国人,却不愿走寻常路。

他们并不局限于“抄罗马人的作业”,而是结合当时的文化现状,人民需求,在罗马式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造。

这就是“哥特式建筑”。

圣德尼修道院大教堂 始建于公元1140年

从圣德尼修道院大教堂与巴黎圣母院开始,哥特建筑逐渐脱离罗马式,成为独立的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脱胎自罗马,但又融合了中世纪的一些特色,最终风靡整个欧洲,成为了中世纪黄金时期的代表建筑风格。

如何分辨哥特式建筑?

比起之前介绍过的拜占庭艺术中的教堂,哥特式教堂有着更为明显的特点:

1、天顶上有着分布规律,具有独特美感的拱肋与花瓣一般的尖顶拱门。

图为巴黎圣母院内部

2、建筑内部有着非常高的天花板和非常高的尖顶。

沙特尔圣母大教堂的内部,与下方对比可以看到天花板非常的高

沙特尔圣母大教堂的尖顶,左侧画风不一样,是因为那是后面新建的

3、建筑墙面上有又高又长的玻璃窗,以及非常漂亮的彩色玻璃花窗。

圣德尼修道院大教堂,红框位置都是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