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生敬重贤才,却唯独对此人嗤之以鼻,就连李渊都羞于见他

2020-10-01   小懒猫yen

原标题:李世民一生敬重贤才,却唯独对此人嗤之以鼻,就连李渊都羞于见他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短命王朝,他结束了中原300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让华夏再次一统,功不可没。然而从隋文帝创下江山到隋炀帝被叛臣杀死,只历经两代人共38年,就灭亡了。虽然立国时间不长,但隋朝依然涌现了很多有名的文臣武将,比如隋文帝杨坚在任时,就有四人享誉当时,深得杨坚的宠爱,他们并称为隋初“四贵”。

这四个人分别是:虞庆则、高颖、杨雄和苏威。今天重点说一下四人之中的苏威,苏威是京兆武功人,大冢宰宇文护之婿。宇文护被诛杀后,苏威便辞去官职,隐居家中。杨坚建立隋朝后,听说苏威是当世的奇才,就很敬重他,任命他为太子少保,兼纳言,大理卿,京兆伊,御使大夫等,苏威一人担任多个重要岗位,被杨坚委以重任,地位非常尊崇。

位高权重的苏威也一展自己的才华,主持修订隋朝的法典,并力主减轻赋税,轻徭薄赋,与高颖辅佐隋文帝多年,隋朝逐渐国富民强。隋文帝死后,隋炀帝又提拔苏威担任开府仪同三司,对他信任有加,异常尊重,如此殊荣满朝大臣无人能及。此后苏威也成两朝元老,名望显赫一时。然而当隋朝灭亡后,苏威在80岁高龄曾求见李世民,却被一向尊重贤才,求贤若渴的李世民当场拒见,于是苏威又前往长安,拜见李渊,李渊也耻于见他,直接给了他一个闭门羹,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大业十四年说起,在这一年隋末的农民起义一浪高过一浪,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隋朝的江山已经日薄西山。隋炀帝藏匿在江都行宫,整日醉生梦死来麻痹自己。隋将宇文化及就趁机杀死隋炀帝,自称大丞相,并任命苏威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苏威面对主上被奸臣弑杀,竟默默然无言并欣然接受了叛将宇文化及的受封。宇文化及被瓦岗军击败后,苏威又归附了李密,李密败亡,苏威逃回东都,被越王杨侗任用为上柱国。王世充杀死杨侗,僭越称帝后,苏威又被任命为太师。

苏威认为自己在乱世之中,只有随机而处才能无性命之忧,所以他四易其主,频繁更换门庭,只求得到收容和豁免,然而他的这种行为却被李唐王朝认为是不忠的象征。公元621年,李世民吞并王世充,苏威以80岁的高龄去求见,李世民就派人责备他说:“你是隋朝宰辅,国家政治昏聩你不能匡救,遂使生灵涂炭,国君被弑杀,国家灭亡。你见到李密、王充,都要拜伏舞蹈行君臣大礼。如今你既然老病,那就不劳烦相见了。"苏威不甘心,又回到长安,到朝廷请求拜见李渊,结果李渊也耻于见他。

武德六年,苏威在家中去世,享年82岁。纵观苏威的一生,如果说是因为他频繁更换主子才遭到李世民的唾弃,那么像李世民帐下的程咬金,秦叔宝等人都有多次易主的经历,为什么李世民都能容忍接受,唯独不接受苏威呢?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后,唐朝的天下基本已经大定,此时唐朝内部已经人才济济,功臣无数。而此时苏威再去投奔,无疑是一个毫无尺寸之功的投机者,是注定分不到一杯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