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
草根农妇刘智莉
因为她写了一手小楷,堪比“楷书鼻祖”王羲之
作品流出网络,被网友疯狂点赞
但是在专家眼里
痛批没入门,不懂艺术
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争议
话不多说,先上作品
刘智莉书法作品
刘智莉是一个农村裁缝,丈夫是农民
家里没有一个搞文化的
更没有任何家庭背景
1983年,高中毕业后,刘智莉没有考上大学
17岁那年,因为生活所迫
只好进了一家乡办的服装厂
当上了一名缝纫工
成了一名裁缝员
在80年代,对于农村人来说
在工厂打工比在家里种田,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不用日晒雨淋,不用看天吃饭
但是刘智莉,身高不到一米五
从小体弱多病
每天要在厂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刘智莉书法
一天下来,刘智莉吃了不少苦
加之工厂工作单一、枯燥乏味
于是,刘智莉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跟机械打交道
她决定找一些乐趣,让生活过得充实一些
一次偶然机会
刘智莉看到王羲之的书法字体
便拿起了毛笔,在废旧的报纸上练起字来
结果,她发现,自己写得并不差啊~
于是,她每天下班,不管工作多累、多辛苦
都会练上一两个小时的字
刘智莉书法
不仅如此,她还拜师求教
省吃俭用的挪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资参加书法培训班
休息时间,就踩着自行车往返10多公里路,到南开大学上课
她苦学书法、历经艰辛,收获颇丰
感动了于复千、宁书纶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
宁书纶还收她为徒
刘智莉书法
刘智莉在求学之路上
在周围人看来,是一件荒唐的的事
一个农家妇女,还学什么书法?
有人嘲笑她“神经有问题”
更有人指着她的鼻子说
“鸡窝里飞不出来的金凤凰”
旁人议论纷纷越多
刘智莉越练越入迷
老师传授给她的书法之道,首先是做人之道:一个人最关键的是活出什么样的自己,对自己有什么追求。
就这样,刘智莉花了几年时间苦练,她从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开始临习,再到《化度寺》《黄甫君碑》再到王羲之的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以及赵孟頫、钟绍京等小楷字帖。
看看刘智莉的书法字体
优雅清隽,一气呵成
不比专业人士写的差吧
刘智莉写的1500多字的小楷长卷
《唐太古妙应孙真人福寿论》
作为专家范本给予展览,
见下图和局部图
刘智莉书法
刘智莉进步非常大
她多次参加市级书画大赛
并获奖无数
2006年:刘智莉被选为农民界优秀代表当选静海县政协委员,并当选劳模。
2008年,刘智莉当选天津市劳动模范,
2012年当选天津市政协委员,因为她的书法成就,成为文艺界别的委员。
因为家境贫寒
过年时,她还到村里卖对联
引起大众围观,纷纷拍手叫好
很快,她得到很多新媒体关注
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
《今晚报》等纷纷专题报道
她在乡村免费给孩子教学
作品还被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知深人士收藏
名声大噪,刘智莉仍然虚心学习
这一学便坚持了35年
可是,在一些专家眼里,刘智莉写的小楷
“竟然说没入门,没有艺术感”
“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文凭”
“对草根赤裸裸的藐视和贬低”
“字匠,怎么能跟文人比”
所谓那些写得好的字的人有
有文凭?有名气?有金钱?虚荣心?
才算称得上好书法?
大绘君真不知道这些专家们是按什么标准来评判
但是看到这样的书法
简直就来气
看看这群书法“大师”
什么鼻书、射书、盲书、舞书、吼书......应有尽有
先来看看这个
风驰电掣一般的步伐
他手上拿着一把注射剂
几个礼仪小姐举着两米多长的宣纸
书法大叔,信誓旦旦的在宣纸上画得激情四射
全靠“乱蒙”和“瞎搞” 的步伐来作画
一笔一画,真的有模有样
看完射墨
在看看这个
像这种滑稽的行为
简直是对艺术最大的亵渎
独创吼叫“书法大师”
创作猛如虎
像个疯子一样,炫技博取大众眼球
“唐伯虎”,毛笔当拖布,拖来拖去
真的不知道瞎搞什么...
川美教授,独创“盲写书法”
不用盲写
再一次证明用“头发”是可以成为书法教授
各种另类的书法,吓傻少儿,吼怕青年
这些教授级别大师
自己独创另类的书法“字体”
大绘君薄学,真的欣赏不来
但真的不知道
专家为何对草根高手就有如此大的偏见?
有网友说:
那些专家是对草根高手羡慕嫉妒恨
去贬低他们来维护自己那点自尊
(对此,你怎么看这种评价?欢迎底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