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记者 田傲云 湖北荆州报道
“该不会是疫情越来越严峻了吧?”
2月14日晚上11点半左右,荆州即将实行社区封闭式管理的消息开始扩散,周乐在微信群看到这一消息时,变得焦虑起来。
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当天,荆州市举办的全市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议上,荆州市委书记要求升级管控,疫情形势较严重的县市要做到所有小区、楼栋、自然村湾等基层单位的全面管控,实行战时管理,禁止人员进出。
周乐觉得,为了能够尽快消除疫情,自2月13日起,荆州下辖的松滋、洪湖等地已陆续开始实行社区封闭式管理,荆州居民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数量还在不断上升,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上的会议内容或许就是未来工作部署的一个信号。
如果真的把社区封闭,生活物资从哪里来?这是周乐随即想到的问题,“小区没有封闭时去采买就很不方便,大清早就得赶去超市门口排队挨个进,这要是把小区封了,那就意味着更难了。”
想着即将到来的社区封闭式管理,第二天一大早,周乐就开着车前往当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采购,“这地方离得远,不方便,人们一般不怎么来,这次过来也是想着多买些物资回去,即便不会封闭社区,也比去超市买要好些。”
也是在这天,周乐所在的城区发布消息称所有小区、村(居)民点一律实施封闭式管理,到2月16日,封闭式管控已扩至全市乃至湖北全省。少部分居民像周乐一样做到了未雨绸缪,但很多居民将面临着社区封闭后,生活继续的问题。
社区团购
到2月16日,荆州市多县市区陆续发布了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有关事项通告。
“全市所有小区、村(居)民点一律实施封闭式管理。除医护人员、医药物资配送人员、参与疫情防控人员、水电油气与通信等基本民生保障从业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出入。”
“所有未经县、乡镇指挥部批准营业的经营场所,一律关闭。经批准的定点超市、集贸市场、药店只准对代购配送员开放,一律不得对外营业。”
“所有小区(居民点)居民基本生活必需物资由配送企业或村(社区)组织配送。急需物品实行代购服务。”
管控升级后,周乐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建了个微信群,挨家挨户上门让每户居民扫码进群,群里有已经提前联系好的超市工作人员,每天在群里发布今日货存。“我们社区的定点超市比较小,东西品种并不多,就是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且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才能配送。”
周乐很庆幸此前去了一趟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采购,“虽然看起来物资供应的问题不大,能够保证基本生活,但根据邻居在群里的反映,他们买的东西里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都坏和烂了。”
“其实这个问题在小区封闭前就已经暴露出来了。”周乐回忆,尽管一直都说生活物资储备充足,但不管是从种类还是新鲜程度来看,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疫情发生后,很多菜市场都没有营业,大多数人都是前往附近的的超市进行选购,到1月底的时候,受疫情影响,需要排队去超市采购。“工作人员在超市门口挨个测体温,五十个人为一拨排队进去,大超市光是排队都要绕几个弯,好不容易进去了,菜的卖相也不好,小超市人少点,但东西也不行,有一次去水产区,发现鱼虾死了、臭了。”
“不仅仅是买的东西出现问题,小区封闭后,买不上生活物资的情况依然存在。”根据周乐的介绍,他们社区的团购群没有套餐,只要购买金额达到100元就能够配送,所以一般是居民把自己需要采购的物资信息发到群里,再由超市工作人员算出金额后,付完钱后,等超市将物资运到小区指定地点后,就会在群里通知居民去领取,但有很多邻居购买的东西临到配送时才发现很多已经没有了。“一方面是确实供不应求,晚买一步可能就买不上了,另一方面是要买东西的居民太多,超市工作人员人手又不够,所以也经常出现漏算的情况。”周乐说。
和周乐社区的团购方式不一样,郑宇所在的社区从一开始就是“套餐制”的销售模式,主要是按照物资品种进行分类,有蔬菜类、肉蛋类、调料类、粮油类、日用品类,套餐价格在50元——150元不等。“不能单选,很多套餐里的东西其实也用不上,如为了买大米,还要买挂面、面粉等其他物资,另外物价也比平常稍微贵了一些,不过特殊时期也能接受。”
由于其他居民团购的肉类不新鲜的情况时有发生,郑宇一直都只购买蔬菜类套餐,一份50元的套餐包括五斤大白菜、三斤白萝卜、三斤土豆、两斤黄瓜、两斤花菜、一斤青椒,“大多数蔬菜比较好储存,买一次可以吃几天,就是太素了,来来回回又只是这么几样菜品,大人还能忍忍,小孩子受不了,有一次晚饭我家小孩瞟了一眼,默默地扒了两口饭就完事了,后来为了让孩子吃饭,只好腌制了些萝卜,没想到在孩子眼里,竟然成了一道美味佳肴。”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情况允许,我们也不想搞套餐制,但是小区居民人数多,超市很容易爆单,如果商品都拆分开来买,超市工作人员的节奏跟不上,其实只要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套餐,还是可以的。”
民间“觅食”
和省城武汉可以在网上通过美团、饿了么、盒马鲜生、京东到家等外卖平台、生鲜电商采购相比,湖北省大多数地级城市无法通过电商外卖平台这条渠道进行采购。
这条由互联网搭建起来的另一条“生命线”在地级城市并不好走,往常可以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购买蔬菜水果的商店,也几乎关停,“找吃的”成为社区封闭后部分居民的日常,为此,不少居民都加了好几个群,“差不多买一种东西加一个群,好在没有人哄抬价格。”
疫情期间学会做包子、发糕等面食的文娜告诉记者,其实在社区封闭之前,政府就已经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比如限制外出,闲在家里的文娜就做面点,每天都会把做好的成品拍照发朋友圈,“管控加强后,开始有朋友找我买,可能他们是真的没什么吃的了,看到我在做就找我了。”
“其实社区封闭后,也有很多买菜的群应运而生,不过有人怕被骗,也怕东西不卫生,我毕竟是自己做着吃的,也放心些,现在每天大概接受预定40个包子左右,太多了做不过来,主要也就是给朋友。”
邓丽经营着荆州的一家饭馆十多年,地段好,加之做的都是本地特色菜,平日里来吃饭的人也多。春节前,考虑到往年订团年饭的顾客很多,邓丽早早地就在饭馆门口张贴了“接受预定团年饭的通知”,也进了很多货,没想到,疫情的到来使得此前进的货全部积压不说,还要喂养鸡鸭等家禽,以及水产。
“大年三十封的城,就不让营业了,只好把蔬菜和肉拿出来卖,但买的人不多,那时候城里的物资供应还比较充足,后来把社区封了,居民被禁止进出,开始有熟人问我们饭馆有没有吃的,我寻思着,就做了些容易配送的菜,三公里以内的顾客都可以配送。”
一边是把之前进的货清库存,一边是到处找物资,“我做餐饮的,渠道稍微总是多一些,刚开始确实不好弄,到处都在交通管制,配送很成问题,我们都是大晚上去进货,批发商也没有办法,都希望能尽快复工,一个卖水果的老板,货积压着不能卖,全烂了,几十万元就这么打了水漂。”
和邓丽类似,沈慧经营着一家社区便利店,也不大,三十平方米左右,平常买的都是常见的日用百货、烟酒副食,虽然不见得有市场刚上的新产品,但好在品类全,主要也是为社区的邻居提供方便,“突然要买点什么,又不值当去一趟大超市,一般也都来我店里。”
“其实封城没几天,我们也停止营业了,人来人往的,害怕被传染。”沈慧回忆说,“刚关门的时候还有邻居打电话问,我虽然不好意思,也打着哈哈过去了,2月15日说要封闭社区了,后来看真的是不好买东西,套餐比较贵,也不能单买,考虑了一晚上后,才又重新开起来。”
沈慧经营的超市成为小区附近少数还在开门营业的店铺,但特殊时期只出不进使得小店很快就被搬空,“因为社区封闭来得突然,重新开店没两天,饼干、膨化食品、辣条、方便面……只要是能吃的,基本上都卖光了,还有很多人问有没有奶粉、尿不湿等物品。”
“因为团购物资种类有限,只要是缺东西,邻居第一时间都想找我,但一开始我也没有地方进货,给供应商打电话,说市内交通管制很严,送不过来,吃的卖完后,主要是卖烟酒。”
一直没有补到货的沈慧也着急,“以前是供应商打电话天天求着我们进货,现在反过来了,换成我求爷爷告奶奶地挨个每天和他们联系,直到2月底的时候开始有供应商可以送货,不过也是把东西送到小区门口,我们自己再开车去接,这才稍微改善了缺货情况。”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沈慧的便利店开始逐渐支撑起小区居民的需求,“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供应商有什么就要什么,再加上疫情下很多加工厂都没有复工,很多吃的、喝的物资都还是年前的存货,生产日期都不好,供应商也没有办法,只能尽量去协调。”
期待解封日
生活可以想办法,疫情却最煎熬人。“社区病例分布情况公布后,整个人都很慌了。”王宁说,随着荆州城区的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大家对于疫情的敏感度也在增加,虽然社区关闭后已经不怎么出门,但发现小区里真的有确诊病例后,慌张和焦虑真的来了。
“其实早在社区封闭前,大家已经尽量减少出门,但毕竟生活在同一个小区,坐车经停武汉的都有被感染,那我们这长期生活在一个小区的是不是也会被传染?”尽管一直身在疫区,但此刻王宁才发现自己离疫情这么近,得知小区存在确诊病例后,不仅仅是他,包括整个小区的居民都陷入不安的情绪。
紧张之后,王宁开始和家人回忆这几天的活动轨迹,“不停地和家人复盘,因为害怕自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被感染了,毕竟现在也不清楚身边到底还有多少携带病毒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抵抗力还能抗多少次,甚至万一不幸被感染了有没有人管自己。”
“脑袋乱哄哄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去,一次性多买些容易储存的物资。有时候天气好,早晨看到小区里还有些老年人没防护就下楼锻炼、散步,很着急。”在王宁看来,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不再有新增感染病例,那就意味着居民要尽量减少出门,这个时候除了政府层面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外,居民自己也应该主动配合。
王宁和朋友在微信闲聊时曾不满这些人的行为,没想到朋友的小区同样也有类似情况。“甚至还有些老人不戴口罩,真的是很无奈。”
沈慧所在的小区并没有发现确诊病例,但依然被不安的情绪所影响。“疫情来得突然,像酒精、消毒水这些物资都没有储备,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过了两天,又有很多邻居要买醋,一问才知道是买来消毒用。大家都知道这肯定不够,但也没有办法,有总比没有强。”
从大年三十开始值班,一直未曾休息过的基层工作人员吴磊告诉记者。“其实我自己每天都活在恐慌之中,尤其是发现有其他的基层工作人员感染之后,我更加害怕了,我也不能保证自己身上有没有病毒。”
除去因为担忧被感染带来的焦虑外,网络上流传的疫情发展态势和严重情况也让不少人感到担忧。“网络上疫情相关信息太多,今天发布,明天辟谣,真假难辨,但是却给身在疫区的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恐慌,其实我们现在是最希望疫情能够好转的人。”多位当地居民表示。
截至3月5日,荆州市连续三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大家都在等待解封的那一天。(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