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近日,华为旗下子公司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向物联网行业宣布推出首款华为海思LTE Cat4平台Balong 711。
据海思介绍,Balong 711套片包含三颗芯片:基带芯片Hi2152、射频芯片Hi6361、电源管理芯片Hi6559。自2014年发布以来,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全球累计出货量约1亿套。海思Balong 711芯片是最早开发的4G Modem芯片之一,已完成全球超过100家主流运营商的认证。
曾以服务华为为定位的海思,曾在千钧一发之际宣布了他的存在,那一刻,全球瞩目。华为曾表态,海思是华为的战略部门,产品只供给华为。这次,海思却打破常规,向物联网市场出售Balong 711,引发外界不少关注。此前就有传言称,华为内部已在考虑将麒麟系列对外出售。外界纷纷猜测,这是否是华为芯片战略调整的信号?
深度爆料
5G时代为何还要推出4G芯片?
对于世界先进国家来说,5G时代确实已经来临。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4G时代还将至少持续数年之久。4G时代,全球部署的基站数量在500万座以上,仅中国就有370多万,欧洲和其他国家共100多万座,就连美国也只有30多万座。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可能连3G 才刚覆盖,甚至有不少地方还处在2G时代。因此,在全球范围内,4G芯片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再来说物联网芯片领域。物联网领域作为科技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大爆发时代即将来临。根据Gartner发布的数据及预测,2017年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达到83.81亿台,物联网终端市场规模达到1.69万亿美元,预计2020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达204.12亿台,物联网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2.93万亿美元,并保持年均25-30%的高速增长。
但目前大部分物联网设备都是跑在4G 网络上,比如共享单车等;还有很多物联网设备受限于价格和场景,采用wifi或者2G、3G芯片。所以物联网领域,4G依然是主战场。
据悉,Balong 711芯片支持Open CPU,可降低整机开发难度,加速整机产品上市时间,提升客户整机产品竞争力。目前推出多种Open CPU解决方案,覆盖资产追踪、共享单车、POS刷卡等应用,同时该模组具有丰富的硬件接口,支持千兆网卡、多路UART、SDIO、PCM、PCIe等接口,可灵活应用于工业路由、车联网、新零售、共享经济等传统及新型领域。
基于上海海思丰富的业务芯片平台,4G Balong 711可与视频、TV、AI、WiFi等芯片搭配使用,提供4G+视频/4G+AI/4G+TV/4G+WiFi等不同的解决方案满足场景需求,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优势和降低整体成本。
开始卖芯片,华为芯片战略的调整信号?
海思在手机芯片设计领域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而在物联网芯片领域,海思也早已投入研发。早在2017年9月,华为海思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正式商用的NB-IoT芯片——Boudica120,接着又推出了第二代芯片Boudica 150。
但是一贯自产自用的华为海思,上述物联网芯片均是配套华为的产品参与商用。而此次Balong 711芯片作为单品进行出售,彻底打破了海思只服务华为的惯例,引发了业界一致关注。
不仅如此,就连曾经被海思明确表态不会外销的麒麟芯片都可能有变。今年 9 月,华为消费者终端 CEO 余承东曾表示,目前麒麟处理器是自产自销给华为内部使用,不过华为已经开始考虑销售芯片给其他产业,比如 IoT 领域等。
但是介于麒麟处理器是华为手机的核心优势之一,公开出售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华为对于麒麟的外销还比较犹豫,尚处于考虑之中。余承东还表示,即便是对外销售麒麟处理器,首先也会面向 IoT 等领域,而非智能手机领域。因此目前看来,向物联网等非智能手机领域开放外售芯片是华为海思近期的战略方向。
猎头分析
华为海思向物联网领域推出Balong 711芯片,不仅将海思直接从幕后推向了终端市场,更揭开了华为开辟芯片领域新战场的序幕。此举必将引起高通、紫光展锐、联发科等国内外物联网芯片领域大佬的高度关注。
对此,猎头行业资深人士——卫士蓝人力资本运营总监鉏综认为,华为海思的案例,完美地诠释了核心技术于科技企业的重要性。卫士蓝人力资本通过二十余年与数千家大中型知名企业战略合作的经验表明,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
对于华为海思的这波操作,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