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才30多,不结婚有3个原因”,女儿回怼催婚父母,很机智

2019-09-01     仲念念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点击上方“关注”,和我一起,读世间情感。

作者:仲念念

本文关键词:晚婚、父母催婚、婚姻

01

前两天,每日经济新闻发布一条微博称:我国目前已经有2亿多单身的年轻人,结婚率创十年新低。

与此相反的是,结婚率却节节攀高,连续八年呈上升趋势。

是不是日益攀升的离婚率,让年轻人对于婚姻越来越没有信心?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更多的是年轻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渐渐不再觉得婚姻不再是人生唯一的归宿,而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尤其是女性,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结婚。

我的前同事肖敏,今年32岁,一直没有考虑结婚的打算。只想集中精力好好干一番事业。当自己有一定的存款时,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而不是完全依附于男人,委身下嫁。

肖敏在上海工作,曾经有项调查统计过,我国的平均结婚年龄是26岁,而上海更是晚婚的代表,大家普遍都在30岁以上才结婚。

人的人均寿命是77岁,可以说,我们这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和自己的伴侣一起度过的。但即便如此,人们对于婚姻的渴望和诉求,仍旧日益降低。

按照平均结婚年龄来算,肖敏32岁未婚,实在是正常。

02

可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

肖敏常年在大城市生活,早已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爱情和婚姻看得很淡:来了就抓住,不来就平常心,好好工作,早已实现经济自由,才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

可她的父母却不这样认为,她的父母思想相对保守,在她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催:“你都快30了,还不考虑结婚吗?连个男朋友都没有,你看我们隔壁的小芳,早早结婚了,现在孩子都出生了,你这八字还没一撇呢。”

她反驳道:“妈,我刚大学毕业,连25都不到,怎么就30了?”

母亲坚持:“哪差那几年?你以为你还年轻吗?”

肖敏不想跟父母吵,觉得完全没有共同语言。对于她来说,每年过年回家,都是一场灾难,因为不仅她的父母会催,七大姑八大姨也会催,甚至还会张罗着帮忙介绍对象。

所以从25岁开始,她就开始相亲,相了那么多年,依旧单身。

她倒是不着急,可是父母却操碎了心,总觉得女儿上学上傻了,这辈子都嫁不出去了。

03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2019年。已经32岁的肖敏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全国各地到处忙着出差,忙着升职加薪,哪里有时间去谈恋爱?

这些年,她遇到过很多让人无语的相亲对象,觉得通过相亲找到那个陪自己共度一生的伴侣,几率实在是渺茫。

她的父母每天都在发愁,每天都想方设法地来催,肖敏知道他们是为了自己好,但是这种“好”,未必是她需要的。

我们国家的很多父母,都会习惯性说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我是会害你吗?”

每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总是让人特别崩溃。父母自然不会存心害我们,但是他们打着“为我们好”的名义,干扰我们的人生,只会让我们觉得无奈和为难。

面对父母催婚,肖敏除了选择好好沟通以外,没有别的办法。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她打算跟父母好好谈谈。当面说难免发生争吵,她编辑了一封信,把自己的心里话全部说了出来,总结下来,有三点:

一:孩子因父母而来到这个世界,却不是为了父母而来,这一生怎么过,应该由孩子自己负责。二:每一个人有每一代人的活法,父母觉得好的,未必是孩子真心想要的。打着“为你好”的名义道德绑架,只会让孩子觉得愧疚和为难。三:无论恋爱还是结婚,都是一个人的自由;是否结婚,或者何时结婚,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结婚,并不是一种犯罪。

这封信发出去以后,父母沉默了许久,最后终于决定不再催婚,反正催也没用,孩子也不会听,干脆让他们看缘分吧,走一步算一步吧。

其实,父母的良苦用心并非不能理解,但是肖敏有自己的坚持。她不能为了讨父母开心,就随便嫁人,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没有人规定女人必须在某个年龄结婚生子,这种狭隘的思想和扭曲的价值观,不仅否定了女人的独立性,更贬低了女人的社会价值。

30岁以后未婚,并不是女人的原罪,不要再用固有的思想牢笼来绑架女性的人生。

对于她们来说,爱情和婚姻不过是锦上添花,而非是雪中送炭;有了更好,没有自己也不会太差。这个社会,对于女人固有的偏见和恶意的标签,该停止了。

父母对子女的催婚,更该停止了。

END

今日话题:

面对父母催婚,你们一般会如何应对?

欢迎留言聊聊你的观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4a4Cm0BJleJMoPMiG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