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八岁时,父母说:“孩子,不要打游戏了。要以学习为重,我们是为你好!”
孩子十六岁,父母说:“孩子,可千万别早恋。要以学习为重,我们是为你好!”
孩子十八岁,父母说:“孩子,你要选这个专业,以后好就业工资还不低,我们是为你好!”
孩子二十四岁,父母说:“孩子,你该结婚了。以前爸妈啥都依着你,你这次就听爸妈的,我们是为了你好!”
……
“为了你好”成为牵绊孩子一生的梦魇,如果孩子做出反抗或者心中有一丝不悦,父母不仅会说孩子没孝心,往往还会找来三姑六婆当说客,为了就是让孩子永远降服于父母的魔掌之中。因为见过太多这方面的悲剧,所以曦曦妈希望各位家长别再因为自己一手遮天的控制欲,亲手毁了自己最爱的孩子。
(1)给孩子建议是对的,但过分的强制孩子就是错的。
表妹身高一米五,身宽体胖,属于那种喝水都会长胖的体质。高中三年,她的目标很明确——一定要选一个园林方面的专业,因为自己无限酷爱。高考结束之后,小姨和姨夫因为表妹的坚持火冒三丈,甚至到了要动手打人的境地。
小姨和姨夫一致认为,什么园林、景观之类的设计,覆盖面是极低的,而且身边也没有一个孩子选择过这个专业。相比之下,护士就不同了,这不仅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更有白衣天使的美称。所以,小姨和姨夫不仅找来三朋四友、三姑六婆当说客,甚至以死相逼,以断绝亲子关系为要挟,逼迫表妹乖乖就范。
是得,从第一志愿到第三志愿,但凡能填的空格,最终表妹都写了护士专业。由于自己打心底不太喜欢这个专业,所以大学三年表妹算是浑浑噩噩度过的。实习找工作的时候,全家都懵了,由于身高和体型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表妹的求职屡遭失败。这个时候,小姨和姨夫开始推卸责任了,见人就抱怨自己的女儿长得丑,身高矮,还肥胖。想着父母当初以死为要挟,如今又尽说风凉话,表妹感觉寒心极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孩子正在经历着表妹同样的经历。父母永远打着“为你好”的旗帜,操控孩子的人生走向,也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欢,也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快乐。作为父母,给孩子建议固然是对的,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过分的强制,就显得非常错误了,毕竟这是孩子的人生,孩子应该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靠着父母的意志活着。
(2)爱孩子,就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就拿如今令无数父母头疼的手机、游戏问题来举例吧。在“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除了中高考的父母无限紧张以外,就连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家长也开始无比慌张了。
前两天,闺蜜给我聊天,说她那个比我女儿大两个月的儿子,天天玩手机,都数不清因为这个问题遭她打了多少次了。她满是心酸的告诉我:“我这个儿子怕是要养残了!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现在这样一副状态,只要喊他写作业他就哭哭哭;只要喊他一个人睡觉,他就偷偷摸摸钻到曾祖母的被窝里去看电视;只要喊他做数学计算题,他就十万个不愿意,但看到谁在玩手机他就跑得飞快……”
是呀,手机和游戏的问题,似乎都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发展的诟病。但曦曦妈想说的是,其实孩子沉迷于手机或者游戏,无非就是家长不会换位思考以及自己的引导方式不对所造成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让手机和游戏在普通家庭出现,原本这是方便大家联络,方便大家了解世界,打开知识大门的推动力,怎么就成了祸及无数未成年的罪魁祸首了呢?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手机和游戏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杜绝孩子接触,那么就等同于逼着孩子与这个时代脱节。其次,学习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一门心思琢磨着让孩子分分钟浸泡在知识的海洋里,对于新鲜事物的出现,我们更应该做好相应的引导。第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家长吃饭看手机、睡觉看手机、过马路看手机、上厕所看手机,孩子又怎会不受其影响呢?第四,孩子为什么总是对手机、游戏心心念念?是不是因为家长对于孩子的陪伴太少了呢……
孩子身上的任何一个坏毛病,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和家庭关系有着莫大的关系。作为父母,如果我们不能换位思考,那又拿什么奢望自己拥有一个出色的孩子呢?
(3)父母的控制多了,孩子就变得没有主见了。
在很多父母心中,对孩子的爱其实是扭曲的。当孩子喜欢穿粉色的衣服时,父母总以黑色就算是脏了也看不出来为由,常常给孩子买黑黢黢的衣服;当孩子觉得穿两件衣服就够了的时候,父母总要孩子裹三件,理由就是少穿一件就是专门想感冒,想感冒之后就不学习;当孩子觉得吃一碗就饱了的时候,父母总要逼着孩子吃两碗,理由就是孩子若是吃一碗,心中一定惦记着零食……
把控制孩子当作乐趣的父母,并不在少数。他们以孩子事事都听自己的为荣,以孩子有丁点反抗为耻;他们把孩子对自己的控制怒不敢言当作炫耀的资本,把孩子的顶嘴、回怼当作人生的奇耻大辱。
曦曦妈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私有物品。如果父母总是芝麻大小的事情上面插足,只会让孩子变成毫无主见的懦夫。作为爸妈,我们要懂得宏观把控,只要孩子在大的方向上面没有出现问题,我们就不要做过多的干涉;我们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事事都听从父母安排的奴隶,而应该让孩子学着独立,学着承担。
__________
为孩子好,并不等于控制孩子!作为过来人,我们经历过无数事,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我们可以给孩子分享我们的经验,可以提出中肯的建议,但绝不能逼着孩子必须顺从自己。任何事情,父母的表述都显得很苍白无力,只有孩子自己经历了他才会长记性,教训才会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