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快递物流方式运输野生动物制品成为犯罪分子首选,吉林检察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

2020-03-27   吉报调查

近日,吉林市高新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非法出售、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被告人通过微信交易的方式出售、收购一块犀牛角牌,并通过快递完成买卖。在该院另一起涉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在办案件中,被告人也是利用微信和快递购买辐纹陆龟2只、亚达博拉象龟1只。

在办案过程中,检察官敏锐地发现,运用快递物流的方式运输野生动物制品可以使人货分离,风险降低,同时也更加隐蔽,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首选。邮政部门如果监管滞后,将为贩卖野生动物这一不法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因此,“掐断”快递运输贩卖野生动物的渠道,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共同治理快递行业成为当务之急。

在吉林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三级后,全面复工复产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快递企业又是复工复产的先遣军,为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防控,使快递更加安全化,不断完善快递行业规则,充分发挥快递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推动、支持作用,吉林市高新区检察院向吉林市邮政管理局提出了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强制度建设,堵塞管理漏洞,同时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解决遗留问题。通过开展邮政业安全警示教育培训,提升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还要加强与森林公安的合作,发现野生动物犯罪信息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掐断”流通渠道,精准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

吉林市邮政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明确表示将协同检察机关对企业进行法律风险防范宣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落实整改,加强对监管内的邮政、快递企业监督管理,构建野生动物保护机制,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牛茁

编辑:马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