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事很有意思。
有网友发帖说男朋友想让自己帮忙还车贷,每个月出1000,这一顿操作让她懵圈了!
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男朋友和我说,他说他要多存点钱,以后结婚要用的。车子是大家一起用的(他每天上下班来接我),他一个人承担4500块车贷,有点吃不消...可是我一个月也就4000块,每个月拿出1000块钱,对我来说比例也不小了。我承认他其它方面都很优秀的,但就是平时有点抠,不舍得给我花钱,现在还要让我出钱了...
还晒出了聊天记录:
还是男女朋友就让女方帮忙还车贷,从对话截屏中,看到男方说的这么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女方还说以为就500?简直了!
有人就说了:我前男友还说,平时出去玩,要省点花,要攒钱买房。后来呢?没多久就分手了!钱是省了,房子不一定是给你买的,呵呵!
根本不说这钱该不该给?
首先能还多少车贷就买多钱的车,这是基本常识。
就4500的工资买什么车?是不是自己找罪受?日常的保险,保养,加个油,停个车就够累的慌了吧?
车子本来就是消费品,而非必须品。
纯粹是自己打肿脸充胖子吧?
这样没基本生活常识,正确消费观念的对象不休了,你还要嫁过去扶贫?
有个术语叫“扶贫式婚姻”,常见于夫妻双方在金钱上付出不对等,更可恨的是,付出少的那一方通常理所应当地享受着对方带来的利益。
这个词的起源来自微博大V吴杰臻律师,有个广州女孩儿和男友谈了3年要结婚,打算共同买一套婚房,但结婚前,男方家人却悄悄将房子买下,并声称由男方父母还贷,女方只负责装修和家电。
乍一听好像很合理,但吴杰臻一语道破天机,“姑娘,你这是要去扶贫啊。”男方看似承担了大部分费用,不过一旦涉及离婚,房子还是归男方一人所有,而女方什么都拿不回来,白白为人家添砖加瓦。
刚结婚的时候,文章比马伊琍小8岁,马伊琍(据说)还离过一次婚。
名声和地位差距也很大,
马伊琍已经是圈内知名女演员,文章还查无此人。
马伊琍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非常非常爱文章的。
爱他的一片热忱,
爱他的努力积极,在工作上踏实上进,
也爱他的满腹才华,出演任何角色都有本事令人惊艳,
也爱他的满怀抱负,早早就计划做导演,拍片,从不满足只做一个演员。
于是她花了最大的努力帮助文章。
把文章推荐给好的剧组,帮文章挑剧本,
帮文章拿下不少资源关系。
亲自担当文章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女主,
还拉上所有的圈内好友帮文章宣传。
扶贫扶到这个份上。绝对了。
然后呢,人家在她怀孕的时候劈腿了。
人生果然比电视剧更精彩~~
可见,扶贫是否能成功?感情能不能继续?记不记得你的情?
没啥大关系。
在网上看了一圈,有很多人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这是恋爱婚姻生活中一个最容易引发双方矛盾的问题。
被要求的那一方常常就被捆绑到了道德对立面上。
因为提出要求的那一方有着极其强大的理由的(为了结婚攒钱)。
那你同不同意?你是准备忍了?还是准备吵架?
现代男女地位平等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经济独立。
男女双方都在工作挣钱,也都有权支配自己的财富。。
如果想强制储蓄,也不是不可以。
建议婚前各人的储蓄分开存放,至少万一分手的时候也能一清二楚。
两个人的钱都存同一张卡上,卡谁管?密码谁管?这是个永远商量不出办法的问题。
这不是乌鸦嘴的问题,这是现实。
再回到文头的这个例子:
真是刚需一定要用车子, 又负担了每天女方的接送问题,可以跟女方说负担点油钱,而直接让帮忙还车贷?那先结婚再说吧。
从女方角度说,没结婚就还车贷,车子还不在自己名下,怎么看都是失败的投资。选这种男人结婚要考虑。
最后,结婚要谨慎,选人要权衡。
如果这个问题换成:
你女朋友要求每个月给她1000块钱还房贷或者车贷,男朋友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