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庄煤业:新中国煤炭工业的一曲恢宏乐章

2019-07-22   视觉赤峰

翻开赤峰市元宝山区的城市名片,“塞外煤电名城”跃然纸上。300多年前,这里挖出了第一锹煤,此后的窑主一天能赚一个元宝;60多年前,共和国一声令下,十几万建设大军云集这里,一杆大旗拉开了工业建设的序幕。

这里有共和国第一座自主设计施工的西露天煤矿,这里有“八五”时期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元宝山露天煤矿,这里有新中国首家整套引进德国火电机组的坑口火力发电厂……

从元宝山露天矿作业场里亚洲最大的轮斗挖掘机到元宝山发电厂高耸入云的现代化烟塔,从年生产1200万吨煤到年发电量70亿度,从日煤炭产量3.28万吨(能装满载重60吨的车皮630节)到日发电量2126万度(可供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绕行21周),煤电联手为元宝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赤峰市元宝山区缘煤而立,因煤而兴,为煤而名。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庄煤业”)总部就位于赤峰市元宝山区,成立于2000年7月,是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大型煤炭企业。其前身是始创于1959年的平庄矿务局。



平庄矿务局的成立,在国家煤炭工业的整体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塞北煤城创业史名扬全国。1959年成立当年煤炭产量即达到73万吨,这是扎根塞外的矿山儿女,从年产6万吨的小矿井起步,向新中国十周年生日献上的一份凝聚着深情挚爱的厚礼。

矿务局旧址

平庄矿区原工村旧貌

1958年,在赤峰市东南50公里处的哈尔脑山下西露天煤矿初露容颜,这是新中国自行勘探、设计、建设的第一座露天煤矿。

当年,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聚集此地,投入到火热的新兴露天煤矿建设当中,他们争时间、抢速度,形成排土线10条,采掘线19条,铺轨运输线108公里,蒸汽机机车42台。蔚为壮观的大工业场景,令刚从井工镐刨、肩扛、马拉车开采方式解放出来的人们惊叹不已。

测量建矿土地

第一台蒸汽机车

第一台钻机

引进的第一台电铲,电铲是西露天煤矿主要采装大型设备

电铲装车,蒸汽机车运输

1990年10月,元宝山露天煤矿正式开工建设,1998年8月转入试生产,2005年4月正式移交生产。元宝山露天煤矿是我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矿区位于赤峰市元宝山区境内。

(请横屏观看)





元宝山露天矿大型轮斗挖掘机

2007年5月,平庄煤业以资产置换和定向增发的方式重组草原兴发,实现借壳上市。

2008年6月,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对平庄煤业进行重组。平庄煤业依托国电发展平台,强力打造资源翼,实施资本运作,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规划了“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战略,企业发展步入了新的快速发展轨道。



2009年9月,白音华一号露天煤矿一期700万吨/年工程项目全面启动。

2009年10月,进驻新疆尼勒克县,获得地质储量21.8亿吨的煤炭资源。

2011年8月,重组并购锡林郭勒盟蒙东能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12月,为适应城市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西露天煤矿宣告闭坑终止露采。这座经历了58年风风雨雨,累计生产煤炭7055万吨,曾为共和国煤炭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第一座中国自行开发、建设的露天煤矿从此退出了行业的舞台,转制为矿建工程公司。

西露天矿曾经工作中的回转机

西露天矿1965年移交生产纪念章


目前,平庄煤业的煤炭资源分布于赤峰市元宝山区、锡林郭勒盟、新疆伊犁州、鄂尔多斯准格尔煤田,有5个露天矿、4个井工矿、1个矿建工程分公司、3个项目单位、3个对外项目部、1个关联产业单位锗业科技公司和8个生产服务单位。保有资源储量66亿吨,可采储量42亿吨。

生产煤种主要是老年褐煤和部分长焰煤,低硫、低磷、中低灰,发热量2800-4800大卡/千克,是火力发电、工业锅炉、民用的理想燃料。 煤炭产品主要销往东北、蒙东、华北区域。



平庄煤业拥有锡盟胜利煤田含锗煤储量2000余万吨,锗金属含量3226吨,占国内已探明储量的65%、全球已探明储量的38%。

锗矿作为中国的战略矿产之一,锗在全球高精端产品的生产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图为蒙东能源锗工业园和太阳能电池锗片。




锗工业博物馆内外景

建企60年来,几代平煤人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累计生产原煤7亿余吨,上缴利税300多亿元,为国家煤炭工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振兴贡献了力量。

保煤保供

打造绿色矿山

生产信息化

救护大队连续18年保持国家特级水平

穿越历史烟云,回望沧桑岁月。六十年,平庄煤业伴随着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经由几代人的奋斗拼搏,从一个最初只有4座矿井、年产73万吨原煤的矿务局,壮大为一家煤炭资源占有量66亿吨、原煤产能达6000万吨的大型煤炭企业,在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史上,谱写了一曲壮阔恢宏的乐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