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股工兵营 文创资讯 壹曲财经
同是网红自媒体,吴晓波频道借壳全通教育的身形尚未散去,罗辑思维便牛劲十足地要冲科创板。
罗辑思维瞄准了吴晓波频道失利的机会,索性不再借壳,
径直玩一波神操作,奔着科创板,去也!
都是知识付费的财经大网红,两家公司选择了不同的路径,
同样是仰仗个人品牌,同样是知识付费,却在各自的领域踏出滚滚红尘,
作为盈利模式,知识付费可以持续么。
以个人IP为号召的网红自媒体,
离开了投资的风口,真能玩的溜溜的?
留给市场的究竟是一种新模式,还是一地鸡毛的创新呢?
一群聪明的大脑所把玩的资本游戏,
让人们脑洞大开的同时,更可能思考知识付费是否面临着拐点,
两大自媒体网红争相上岸的动作,
也许就是飘过市场的迷人风景——
接下来的是,两大网红极具号召力的跨年度演讲,
今年将以什么姿态呈现给我们呢?
也许今年比往年更值得期待,
它们所透露的信息可能更加丰饶,更意味深长.......
10月15日晚间,北京证监局公布最新的辅导信息情况,知名财经自媒体罗辑思维运营主体思维造物,拟申请在科创板上市。
公告内容显示,中金公司与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罗辑思维运营主体)于8月30日签署了《辅导协议》。
辅导前期准备工作于2018年12月已开始,持续至今年8月;正式辅导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在今年9-10月、11-12月进行。
如果罗辑思维顺利上市,其将成为A股市场知识付费第一股。
逻辑思维的世界是这样拼出来的——
公开资料显示,其成立于2014年6月,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业务,通过旗下“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以及“得到APP”两大核心产品触达用户,为用户在时间碎片化背景下提供单位时间价值最大化的跨界、终身学习解决方案。
创始人罗振宇是知名的财经媒体人,曾担任CCTV《经济与法》《对话》栏目制片人;担任《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
2012年底,罗振宇开始打造知识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2017年3月开始,《罗辑思维》节目全面转移至“得到”App 。同名微信公众账号开通运营。账号每天推送一段罗振宇本人的60秒语音,分享生活感悟,同时推送一篇其本人推荐的知性文章。2018年5月,罗振宇在个人微博宣布,得到APP用户量超过2000万。
据不完全统计,思维造物累计进行5轮融资。今年3月,思维造物全面改组成为股份制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思维造物注册资本3000万元,罗振宇直接持有30.35%股份,通过北京杰黄罡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控制思维造物16.26%的股份,红杉资本持股5.85%,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持股7.50%。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柳传志、新东方俞敏洪、诺亚汪静波、喜马拉雅余建军等一众商业大佬共同出资成立的北京造物家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思维造物5.22%,而罗振宇是这只私募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早在2017年曾传出罗辑思维拟上市的消息,市场曾流出一份罗辑思维Pre-IPO的投资概览。
市场发现,在公司Pre-IPO轮融资投前估值预计已达到70亿元人民币。而在2015年10月的的B轮融资中,《罗辑思维》的估值仅为13.2亿,两年时间,罗辑思维的估值增长了4.3倍。
公司计划去年下半年提交A股IPO申请,目标是今年底前登陆创业板。转眼到了今年下半年,罗辑思维却改道科创板。
市场分析认为,罗辑思维很可能吸取了同行吴晓波频道重组折戟的教训。
据了解,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季度,罗辑思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1.59亿元、2.89亿元及1.51亿元;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860万元、4,462万元及3,805万元,对应净利率分别为11.7%,15.5%,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