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科普智慧行︱走进蔡甸西湖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园

2019-12-07   武汉科技报

水是生命之源 土是生存之本

12月6日,由江岸区科协主办、武汉科技报承办的“礼赞共和国,江岸科普智慧行”系列活动走进“少年科普体验基地”蔡甸西湖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园与水土保持苗木培育园,来自江岸区一元街道、四唯街道、大智街道等50余名社区代表参加活动。

“什么植物能更好防止水土流失?”“泥巴冲走了,还剩什么?”第一站代表们来到一个小型人工降雨试验区,新奇的智能调控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求知欲。园区专业科普讲解员余蓓一边演示一边解答到:“人工降雨区是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室内喷射型模拟仿真降雨系统设备。各水槽出水量和水质不同,可直观的看到在同样降水条件下,不同坡度和植被对水土保持作用不同,还能分析出什么植物在什么坡度下面最能留住水土。”她表示,在相同降雨强度条件下,乔灌草立体结构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最好,裸露地表水土流失最严重。暴雨时,一些裸露的山体泥沙下滑会淤塞河道,加剧洪涝灾害。

江岸科普智慧行︱走进蔡甸西湖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园

参观人工降雨区

余蓓带领大家依次参观了径流小区、自动气象观测场、户外科普长廊、水土保持监测试验中心等设施,详细介绍了园区内新建小型沟道观测站,让大家了解如何通过监测分析小流域水土流失过程及强度,得知水土中氮、磷、钾的流失量,从而为分析区域水土流失强度。

参观气象观测站

参观水土流失科普长廊

社区代表观看水土流失科普沙画

“哇用沙子作画,一下就能想到水土流失,真有创意!”在多媒体放映厅观看水土保持沙画宣传短片时,一元街道的叶柳不禁发出感叹。影片讲述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展示了水土流失治理对环境的改善。精美动画特效配上通俗易懂的解说文字,把科普知识通过科技手段更生动有趣的呈现出来,代表们惊叹连连。影片中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引起了水土流失,而湖北水资源面临了“短缺”和“污染”的双重危机,让大家对水保有了进一步认识。

“以前对水保知识的了解只停留在书本上,或者只喊喊口号,参加这次活动才算身临其境了解到珍惜水土的重要性。”四唯街黄娟说,保护生态环境靠大家,多一份呵护,少一份破坏。

在水土保持苗木培育园里,大家认识了各种水保植物,还接触到了固土护坡植物,土壤改良植物等。

参观固土模型

社区代表参观

返程的车上,大家意犹未尽,针对湖北生态环境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大智街李晶说,“湖北作为千湖之省,水土资源丰富,但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3.69万平方公里,令人唏嘘。”一元街同兴社区胡涛则表示以后要在社区里多宣传今天学到的知识,号召大家都爱护水土。“目前生态环境问题严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爱护环境。”叶柳说。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本次活动穿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不仅参观了水土保持科普展示设施,还学习水土保持知识,树立保护生态环保的理念。

来源:武汉科技报

记者:张宇驰 张杏

编辑:赵赵

- END -

根 据 你 的 喜 好

还 有 这 些 精 彩

科技中国梦 建功新时代——走进江岸区1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

重磅!江岸区又一家企业科协正式成立!

8个项目成功签约!金额高达1.2亿元!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举办“智能装备专场”

2019年湖北省“全国科普日”活动仙桃启动

首个双休夜间开放 武汉科技馆交出“满意答卷”

定了!湖北垃圾分类将全面推行“四分法”!怎么分看这里...

军运会期间武汉最全限行路线图来了!

致敬!2019年湖北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

关注我,我们一起爱科学

喜欢就加 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