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朋友都在反映草莓枯芽、烂心的问题,那么,草莓枯芽、烂心到底是什么原因?它与草莓缺钙有关系吗?
我们先来说说导致草莓枯芽、烂心的原因有哪些?
草莓枯芽、烂心的原因
定植不当造成烂心
在草莓定植时,一定要注意草莓的定植深度,若是定植浅了,根系外露,就不易产生新根,若是定植过深,可能会导致苗心被埋,容易造成秧苗腐烂。
因此,栽植前要特别强调整地质量,不管是基质栽培草莓与土壤栽培,栽植时都需要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苗心内留有残留土,容易发生土传病害,导致苗心生长不健康。
芽枯病造成大量枯芽、烂心
缺钙导致的烂心
草莓缺钙主要体现在叶片皱缩,但不局限于花序和幼芽。对于植株来说,缺钙只会在特定部位(植物生长点一般在顶端的分生组织)出现,并不会导致植株死亡,主要受土壤PH、土壤其他元素胁迫、土壤湿度影响,这是生理性病害。
缺钙一般是在氮肥、钾肥施用过多阻碍对钙的吸收时发生,或者土壤干燥,阻碍根系对钙的吸收。和温度、季节等关系不大,但是多在现蕾期发生,可能是因为花果期需要钙量比较大。
草莓芽枯病
草莓芽枯病又称立枯病或是烂心病,是草莓上一种重要的病害,并且它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特点,会造成草莓的品质和产量严重下降。
草莓芽枯病会危害草莓的花蕾、幼芽、托叶、新叶以及叶柄的基部,感病后,草莓的花序、幼芽青枯并逐渐枯萎,呈灰褐色,托叶和叶柄基部感病后产生黑褐色病变,叶正面颜色深于叶背,脆且易碎,最终整个植株呈猝倒状或变褐枯死,茎基部和根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
芽枯病适宜温度是22~25℃,几乎在草莓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病,气温低或遇有连阴雨天气易发病,寒流侵袭或温度过高发病重。多肥高湿的栽培条件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栽植密度过大和栽植过深会加重病害发生程度。
防治措施
芽枯病的防治
针对发病原因来看,分为农业防控和药剂防控两类。
1、农业防控。
育苗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可以降低病害发生几率,例如速渡、绿亨1号。
选用不带病的脱毒苗生产,本身不带病日后加强防控,减少病害也减少成本;
芽枯病原是土壤带病菌,轮作减少土壤中存在的病害,减少发病几率;
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不利于病菌生存。
2、药剂防控:深渡+绿亨1号提前和根腐病一起预防:发病初期用深渡+绿亨2号冲施和喷雾2-3次。
3、补钙措施
补钙叶面喷施效果比较好,叶面补充优质钙肥,在花期和幼果期用“果多乐”、“纽萃钙硼”进行喷雾。并对草莓用“深渡”、“根肥得”灌根,有效解决草莓生长的缺钙问题。
(手机下载“爱华植保”APP,获得一个免费的植保老师)。
需要速渡、绿亨1号,直接点击文章末尾蓝色小字“了解更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