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的年轻人,在春节总逃不了亲戚朋友的花式催婚,而父母们可不单单停留在“口头警告”的层面,他们可能早就付出了实际行动。
今年春节不妨去人民公园看看,说不定你的征婚简历早就被妈老汉贴在那儿了~
1
人民公园相亲角盛况
人民公园相亲角存在已久,就算不是周末这里依旧人头攒动,除了跳坝坝舞的广场,就数这里人最多了。一条不过百米长的小路上,远远就能看到乌泱泱一片的嬢嬢大爷,热火朝天的交流着孩子的信息。
他们三三两两地站在周围,分享各自子女的信息。时不时互相交换下对方的子女资料。从他们的神情中,我们读出的是焦虑、无奈和一次次的从热情到失望。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希望...
2
自我感觉良好
那是你没去过相亲角
在这里,一张张写着“征婚”“交友”的A4纸,或被挂在路两旁的围栏上,或干脆铺在地上。
别看这一张张纸并不起眼,可里面的内容却让柚子感觉自惭形秽。
有房有车几乎成了标配,月入过万勉强算个中等,211本科放在里面根本不起眼。
当然这还不是最恐怖的,相亲角的嬢嬢大爷们仿佛一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高级HR,和他们对话聊天,就如同进行一场压力面试,他们会360度无死角的打听、搜寻你所有信息,然后把你diss到怀疑人生。
房子、学历和工作,是他们必定会聊到的话题。当然成都远郊的房子根本入不了嬢嬢大爷们的眼。
柚子亲耳听到他们在谈论某个相亲对象“啥子?房子买在郫县啊?不行,必须得是天府新区或者主城五区的学区房!”
至于工作,工资高自然是非常不错的。但如果能加上稳定、五险一金足额缴纳这些特点,那这个人就会受到更多得青睐~
学历这件事对男生来讲是加分项,可是对女生来讲可能就是个“累赘”,我在人民公园相亲角,不止一次看到有女博士的“简历”被挂了出来。大致询问了在这里长期驻守的中介嬢嬢,得到回答是“女娃娃学历太高了,男孩子那边会有压力,不敢去接近”。
3
相亲角折射出父母辈的婚恋观
诚然“房子”“车子”“工作”“学历”再加上“长相”“身高”被明码标价似的写在一张张纸上,的确有将婚姻物化的嫌疑,但我们也不必过于苛责。
毕竟活了大半辈子,他们更有过来人的眼光,比起情情爱爱,经济基础和硬件条件才是最可靠的。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认认真真寻觅一个条件优渥的女婿或者儿媳,也是老人为自己的晚年上一道保险。
坊间流传着一份相亲角最受欢迎的男女嘉宾条件表,可以清楚看到经济实力的比重非常的大。
点击查看大图
不过,除了少部分不切实际,非要给自己孩子找到有钱人,而忽视自身条件的父母以外。相亲角内,绝大部分的父母以及红娘,都会把“门当户对”四个字挂在嘴边,看来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首先,父母们觉得只有门当户对,才能让自己的孩子婚后少受白眼,至少产生矛盾之后还会有底气争一口气。再者,他们还觉得,差不多的生活经历和文化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人,可能更有共同语言,日后才走的长久。
4
相亲实属无奈
关于婚姻观的代际冲突
相亲角里有不少父母是背着自家孩子,偷偷把材料挂在人民公园的,原因就是看着儿子女儿不结婚,心急如焚。
其实放眼其他大城市,年轻人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中国大城市的平均初婚年龄纷纷超过30岁——30岁后结婚,这足以让大爷大妈倒吸一口凉气。
统计来源:国家民政局
造成这样一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大城市进军,城市生活虽然富足,但高企的房价和日常巨额开销,让他们不敢结婚。
还有人口结构的大变革,让养育下一代的成本成指数级的上升,结婚生子反而增加了生活成本,实在不划算。
最后是思想方面的转变,无论是独身主义还是不婚主义,在年轻群体里都有一定程度的流传,他们认同人生可以有多种选择,不是只有结婚一条路可走。
不管你出于哪种原因至今未婚,在父母的哪里几乎不买账,在他们心中,只有结了婚有了孩子生活才算步入了正轨。
所以,或许有时候你会觉得父母有那闲心在相亲角泡上一天,不如去锻炼身体或是去旅行。但其实相亲角多的是无奈的父母,他们也希望子女早日成家。
与其说相亲角是解决年青一代结婚难题的灵丹妙药,还不如说是父母一辈对传统婚恋观最后的坚守。他们来到公园,更多的是互诉衷肠,等待渺茫的机会,来抵消自己对子女未来的焦虑感。
5
你有多久没和父母谈心了
只要相亲角还在,两代人的冲突和分歧就依然存在。相亲角里的父母无疑是充满焦虑和担忧的,他们的子女不理解他们,正如他们不理解子女一样。
而打破冲突和分歧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沟通。帮你相亲,是父母爱你的一种表现,他们希望子女结婚有归宿,只是希望希望身边能有人照顾你,怕子女孤单。
而做子女的,也不必把父母的逼婚看做是洪水猛兽,与其每个假期都要疲于奔命般的应付各种相亲活动,倒不如趁着过年,把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对未来的打算告诉父母,谈谈自己对婚姻的态度,告诉他们其实自己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