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率达到50%以上。未婚戒毒人员复吸率为28.21%,离异戒毒人员复吸率达75%。
通过很多很多的 案例研究,我们的戒毒医生还是毒品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都对复吸二字表示出极大的压力甚至恐惧。事实上,从都江堰长风医院戒毒专家那里,我们也得知:“戒毒并不是太艰巨,只要患者、医生和家属共同配合,基本都是可以达到康复的,但是复吸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曾有人开展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情况抽样调查,他们发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复吸率达到50%以上:未婚戒毒人员复吸率为28.21%,离异戒毒人员复吸率达75%。为什么会这样?且看都江堰长风医院戒毒专家深入挖掘的原因。
家庭残缺
“我的亲人、朋友都因吸毒死亡。2013年春节,我一个人关在家里,内心非常孤独、凄凉。新交的男友说‘家里要是知道你吸过毒我连头都抬不起来’。”王丽向记者诉说着自己的复吸经历。在孤独感的笼罩下,王丽在别人置办年货的时候也给自己买了一份“年货”——一大包冰毒。“很多戒毒人员心理非常脆弱,一旦遇到情感挫折、无家可归等问题,就会选择用毒品来麻醉自己。”都江堰长风医院戒毒专家分析。
吸毒“朋友圈”
毒友带着毒品来接风是虚度圈子里导致复吸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都江堰长风医院,曾有这样的案例,住院回家美多久有来住院了,家人说回家没多久就被朋友叫出去,又吸上了。这样的哪里在强制隔离戒毒所里更多,更常见。曾有人解除强制隔离仅三个月后就因复吸再次被送回戒毒所。他们在戒毒所里自己发过很多次誓,坚决不再跟毒品有瓜葛。但是,出去后很快他就与之前的毒友联系上了,经不住诱惑走上了复吸路。
都江堰长风医院的戒毒心理咨询师说,他们曾对即将出院的七名吸毒人员做过情景模拟测验,将他们置于原来的吸毒环境中。其中,三人表示难以抗拒诱惑,四人表示还会与之前的朋友接触。
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石运国说。“有的强戒人员解除隔离时,来接他们的就是之前的毒友,甚至带着毒品来接风,还没离开戒毒所多远可能就又吸上了。”
社会歧视
在我以前的一次采访中,有一名吸毒患者在强戒所待过,回家后有吸上了,最后选择来都江堰长风医院接受住院戒毒。采访中他说出了他回到社会上的一些感受。“强戒人员在就业时经常遭遇歧视,特别是现在一些单位招工时要求提交派出所出具的无犯罪证明等,强戒人员的戒毒经历很难回避。出所后无业可就,无所事事,是导致我复吸的重要原因。”
其实,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出所后帮教、照管方面目前几乎都是空白的。哪怕有各种社工机构或社区协助,但是履行后续照管职能的机构不明确,工作人员配备少,资金保障缺口大,管理责任、工作措施弹性很大,脱管率很高。因此,这些人出去后有居高不下的复吸率。
对于如何改善这种状况降低复吸率呢?都江堰长风医院戒毒专家提出以下观点。
第一、选择自愿戒毒,尽可能不保留隐私,这又利于回归社会。
自愿戒毒的好处不仅仅可以接受正规的医学治疗,还包括心理支持等,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自愿戒毒是法律允许的,不留案底的。这对于吸毒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有太大的帮助了,很好的隐藏了曾经的污点,这在中工作还是就业中都是其他任何一种戒毒方式无法相提并论的。
第二、做足够疗程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于吸毒患者是至关重要的。既然选择了自愿戒毒,那就不要光想着脱毒,治疗躯体疾病就够了,还应该做足够疗程的心理治疗,这样更有利于在未来的日子里防复吸。
第三、出院后也要坚持服药、定期检查
出院后,家属的监管责任变得异常繁重,但也不能抱着住院戒毒就一定可以保证以后不吸,因此,一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做相关检查,最简单的就是要尿检。这个在家里就能完成。一旦发现有吸毒的证据,无论是事实证据还是医疗上的尿检结果,都要及时治疗。
第四、远离原来的圈子
除了上述三个要点,吸毒患者出院后最好是远离原来的吸毒圈子,如果更换家庭住址做不到,那最基本的应该更换所有的联系方式。
第五、注意合理的饮食与营养
禁食含酒精食物和能使人兴奋的食物如咖啡、可乐、茶等碳酸饮料;饮食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利于通便,少吃辛辣食物,服碳酸锂的患者要注意多食含盐的食物,以减轻药物副作用。
第六、保证适当的运动与充足的睡眠
不要把患者定位在“病人”角色上整天躺在床上,要适当地参加活动,自理个人卫生,做一些家务活动,如病情恢复较好的,要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睡眠属于保护性抑制过程,睡眠的好坏预示着病情的好转、波动或加剧。
因此,要巩固治疗效果就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并按时就寝,保证睡眠环境的安静,睡前不饮浓茶,不喝咖啡,不看有刺激的电视和书,睡前喝杯热牛奶,或用热水泡脚等,都是协助睡眠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七、识别复发先兆
在巩固治疗中,如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伤感、出现幻觉,怀疑被迫害,睡眠差,或工作、学习效率降低等,都可能为病情复发,应立即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向医生描述患者的问题和症状,促使病情得到控制。